• <span id="ilaip"><output id="ilaip"><b id="ilaip"></b></output></span><legend id="ilaip"><li id="ilaip"><dfn id="ilaip"></dfn></li></legend>
  • <s id="ilaip"><nav id="ilaip"><samp id="ilaip"></samp></nav></s>

      <span id="ilaip"></span>
      水產直通車 | 淡水養殖 | 蝦類養殖 | 海水養殖 | 種苗技術 | 水產病害 | 水產飼料 | 加工出口 | 水產大全
      觀賞魚養殖 | 黃鱔養殖 | 泥鰍養殖 | 龜鱉養殖 | 螃蟹養殖 | 對蝦養殖 | 羅非養殖 | 海參養殖 | 金鯧養殖
          幫助?
        羅非魚養殖 → 淡水養殖 → 羅非魚養殖
        [每周一例]白撞雨后晴天,羅非魚苗上浮死亡  [閱讀率:6378] 08-12
      [病例605]陜西渭南市一口大棚水泥池養殖羅非魚苗,大棚有遮陽網,水泥池直徑6米,水深1.5米(圖1),四個曝氣盤,循環溫井水,兩天換一次水,每次20~30公分。放苗兩萬尾左右,目前20尾/斤,每天喂料11斤左右。 6月8日,早晨白撞雨十五分鐘,下午大晴天,下午4點魚苗大量上浮,死亡嚴重,約10余斤,4點半使用哈希溶氧儀檢測水溫28.7℃,溶氧6.58mg/L,飽和度80%;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體pH值8.0,氨氮0.4mg/L,亞硝酸鹽0.1 mg/L;鏡檢水體無藻類;魚池水面漂浮較多糞便(圖2),排水口也發現大量糞便。病魚漲肚嚴重(圖3),部分腹鰭基部發紅,輕捏魚體腹部腸道從  [查看詳情]
        [每周一例]小棚土塘養殖羅非魚敗血癥分離出創傷弧菌  [閱讀率:8296] 09-10
      [病例561]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一口小棚土塘羅非魚養殖池,面積1.5畝,平均水深1.8米,水源為地下井水,養殖水體鹽度5‰,4臺1.5kW的水車式增氧機(圖1)。2020年3月11日一次性放規格30~50g/尾的羅非魚苗7500斤,投喂配合飼料,養殖到5月14日,規格達50~90g/尾。 該池塘從3月底開始發病,剛開始時每天死魚1-2尾,后來逐漸增多,最多時一天死魚50多尾。發病后用二氧化氯和碘制劑消毒,效果不明顯;客戶自行外潑氟苯尼考,同時拌料內服氟苯尼考效果較好,能明顯控制死亡量,但是要一直用,隔3天不用,死亡量增加。養殖池塘底改次數少,平時用一些調水的藥物和菌制劑。   [查看詳情]
        益生菌屎腸球菌對尼羅羅非魚生長性能、血液學、生化指標和非特  [閱讀率:13223] 04-09
      益生菌可以改善魚體生長性能和調節魚體免疫系統,可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和提高魚體抗逆性。此外,益生菌還能有效促進魚類細胞的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水平。另一方面,服用益生菌可以作為一種營養策略,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來改善魚類的免疫反應和生長性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來自Aquaculture Reports的文章:益生菌屎腸球菌對尼羅羅非魚生長性能、血液學、生化指標和非特異性免疫應答的影響。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20040922045064.png[/imG]文章通過對魚體生長性能、生化指標的分析,評價了脈沖式投喂益生菌在羅非魚養殖中的潛在優勢。同時,對連續投喂和脈沖式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IRAK1和IRAK4在尼羅羅非魚體內的分子特  [閱讀率:7374] 04-06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IRAK1和IRAK4在尼羅羅非魚體內的分子特征、表達及功能分析,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2593445.png[/imG]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是最重要的經濟物種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養殖。然而,近年來,尼羅羅非魚養殖業受到嚴重的疾病影響,尤其是無乳鏈球菌的感染。 白介素-1受體相關激酶 (IRAK1)和IRAK4是關鍵的信號傳遞介質,在TLR/IL-1R介導的先天性免疫和炎癥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在尼羅羅非魚中鑒定了IRAK1和IRAK4(OnIRAK1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植物乳桿菌L-137緩解溴氰菊酯對尼羅羅非魚的  [閱讀率:7274] 04-06
      在農業生產中,殺蟲劑的使用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產力和質量,但殘余的衍生物會通過水源威脅到大多數水生生物。溴氰菊酯(DLM,(S)α-氰基-3-苯氧基芐基-(1R)-順-3-(2.2-二甲基乙烯基)-2,2-二甲基環丙烷羧酸鹽)主要包含II型擬除蟲菊酯,具有低濃度高效,低持續性以及對鳥類和哺乳動物低毒性大的特點,因而廣泛用于家畜和農作物害蟲防治。DLM可通過農業排水系統,最后進入水產養殖場。然而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對魚類的毒性要比哺乳動物和鳥類高1000倍,因為鰓對于這類親脂性化合物的吸收率很高,這使得魚類容易受到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的毒害。DLM主要引起魚類生長緩慢,抗氧化作用減弱,骨骼畸形,肝功能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土霉素對尼羅羅非魚胃腸道微生物生態的抑菌活性  [閱讀率:7567] 04-06
      [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2434842.png[/imG]土霉素(OTC)是四環素家族中的一種廣譜抗生素,與其他抗生素相比成本較低,占歐盟動物生產中抗生素消費的近三分之一。雖然在歐盟和美國不允許使用它作為生長促進劑,但在許多國家仍然允許使用。對陸生物種腸道微生物的研究,認為腸道中的細菌種群會影響胃腸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有助于免疫系統和器官的發育。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飼料中分別添加7天和30天的土霉素對看似健康的尼羅羅非魚胃腸道微生物的影響。實驗設計如下:[imG]upload/article/2020040622435395.png[/imG]結果1、水的理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抗無乳鏈球菌的尼羅羅非魚品系的選擇性篩選  [閱讀率:7475] 04-06
      [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2412330.png[/imG]選擇性篩選對于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像鮭魚,蝦和羅非魚在內的重要物種,目前越來越多地選育集中在篩選高抗病力的種苗上,以發展更健壯和更有抵抗力的養殖種群。鏈球菌病是影響羅非魚水產養殖的主要疾病。在泰國,養殖羅非魚疾病主要是由無乳鏈球菌引起的。在養殖的所有階段,鏈球菌都會感染羅非魚,但是在魚苗期和魚種期的流行率很低,而兩到四個月大的羅非魚更容易被感染。鏈球菌導致的急性感染使得羅非魚在十天內死亡,死亡率高達70%。一般而言,鏈球菌病的傳播是通過與死魚/受污染的水直接接觸而發生的。  [查看詳情]
        尼羅羅非魚IL-6受體(IL-6R)和糖蛋白130(Gp130  [閱讀率:10031] 04-06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來自《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的文章:尼羅羅非魚IL-6受體(IL-6R)和糖蛋白130(Gp130)的分子功能研究,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20040621583756.png[/imG]白細胞介素6(IL-6)是一種多效性細胞因子,通過與配體特異性的IL-6受體(IL-6R)和共同的信號轉導受體(gp130)組成的受體系統發揮生物學功能。本研究從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中鑒定了OnIL-6R和Ongp130基因,并研究了它們在細菌或病毒感染以及IL-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西非地區尼羅羅非魚遺傳多樣性研究  [閱讀率:9610] 12-06
      [imG]upload/article/a2019120621102971.png[/imG]Oreochromines是原產于非洲和黎凡特部分地區的Cichlidae科魚類的一個亞科,對水產養殖和捕獲漁業具有重大的商業意義。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具有廣泛的自然分布,從尼羅河流域向南穿過東非的東部和西部裂谷湖泊,向西穿過乍得湖、尼日爾湖、貝努埃河、沃爾特河、岡比亞河和塞內加爾河流域均有分布。尼羅羅非魚的復雜的亞種結構和分布已被證實。在整個東非地區,一個由地理和生物多樣性湖泊組成的復雜網絡決定了它的進化。根據傳統的分類學方法,已鑒定出7個尼羅羅非魚亞種,除1個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弗朗西斯菌屬,羅非魚產業的新興病原體  [閱讀率:9991] 12-06
      論文解讀:弗朗西斯菌屬,羅非魚產業的新興病原體[imG]upload/article/a2019120621085840.png[/imG]在過去的十年中,幾種新出現的疾病導致水產養殖業大量的經濟損失。Woolhouse& Dye將新興病原體可以定義為病原體的發病率隨著其在新的宿主種群中的出現而發病率增加或由于其潛在流行病學的長期變化,在現有宿主中的發病率正在增加。致病性最強的包括立克次氏體弗朗西斯菌屬在內,對全球范圍內的幾種養殖魚類危害嚴重。目前,尚不清楚發病率的增加是由于病原體傳播到了新的宿主和地理位置還是現有檢測技術的靈敏度增加所致。弗朗西斯菌病是由不同種的弗朗西斯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病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葫蘆巴籽粉對羅非魚的影響  [閱讀率:9982] 11-22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來自Aquaculture的文章:葫蘆巴籽粉對經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尼羅羅非魚組織病理、氧化狀態和免疫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證實葫蘆巴籽粉可作為免疫刺激物替代物應用在尼羅羅非魚養殖中,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2209343632.png[/imG]實驗設計:如表所示,分為四組。第一組和第四組腹腔注射磷酸鹽緩沖液(PBS)0.2ml/魚。第二組和第三組腹腔注射0.2ml/魚1.3×108CFU/ml的嗜水氣單胞菌,其中第三組和第四組在感染后期投喂葫蘆巴籽粉(葫蘆巴籽為豆科蝶形花亞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巴的種子)。連續15天連續記錄死亡率,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雜交鱧腦細胞系用于羅非魚湖病毒的檢測  [閱讀率:9437] 11-22
      Channaargus和Channa maculata屬于鱧科家族。雜交鱧是雄性烏鱧Channa argus和雌性斑鱧Channa maculata雜交后代。雜交鱧因其生長速度快、抗病性強、可接受商品化飼料等明顯的雜種優勢,在養殖過程中一直是黑魚的優勢種,已成為珠江三角地區的主要養殖品種。羅非魚湖病毒(TiLV)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與全球羅非魚養殖的疾病暴發有關。通常,細胞系常被用于病毒分離和確定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工具。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提倡利用細胞培養分離作為病毒鑒定的金標準。雜交鱧E−11細胞系被用于TiLV的體外培養。此外,與其他細胞相比,如TmB或OmB,EW  [查看詳情]
        【淡水魚專題】羅非魚養殖保苗關鍵點  [閱讀率:10491] 11-10
      羅非魚因生長速度快,產量高,適應性好,抗病能力強,在我國海南、廣東大量養殖。海南文昌市因養殖面積較大,獲得“中國羅非魚之鄉”的稱號。筆者通過這幾年在海南文昌羅非魚養殖區的塘頭服務,發現在羅非魚養殖過程中,標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苗期的成活率關乎著最終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為此,針對羅非魚如何保苗提出一些技術關鍵點,供大家參考。一、清塘準備清塘是為了給魚苗創造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魚苗的抵抗力相對弱,一個優良的池塘環境有利于魚苗的生長和提高成活率。羅非魚池塘一般為土池,一些野雜魚、昆蟲、蝌蚪等敵害生物和一些寄生蟲、病原菌藏匿其中,清塘不徹底,魚苗會被吞食及病害高發等,導致成活率低。所以清塘在整個標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羅湖病毒可從親魚傳播至其生殖器官和受精卵  [閱讀率:10215] 11-06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羅湖病毒可從親魚傳播至其生殖器官和受精卵》的文獻解讀,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0611214317.png[/imG]小編前期就曾報道過羅非魚湖病毒(TiLV)是一種新發現的羅非魚病毒,目前在世界上有14個國家的養殖或野生羅非魚種群中都有羅湖病毒感染的記錄,TiLV爆發后可導致20-90%的死亡率。報道發現在一些羅非魚孵化場,受精卵和羅非魚的早期發育階段中可以檢測到羅湖病毒,表明該病毒可能垂直傳播。然而,尚不清楚TiLV是否能夠從受感染的親魚群傳播到它們的生殖器官和后代。這篇文章研究旨在探討實驗感染的親魚能否將病毒傳給其生殖器官  [查看詳情]
        殼聚糖納米顆粒和百里酚配伍對羅非魚飼料利用率、消化酶等的影  [閱讀率:10285] 11-06
      論文解讀--殼聚糖納米顆粒和百里酚配伍對羅非魚飼料利用率、消化酶、 抗氧化狀態及腸道形態的影響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殼聚糖納米顆粒和百里酚配伍對羅非魚飼料利用率、消化酶、抗氧化狀態及腸道形態的影響》的文獻解讀,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0610565197.png[/imG]一、實驗設計如下[imG]upload/article/2019110610565719.png[/imG]二、實驗結果(一)生長指標檢測[imG]upload/article/2019110610570491.png[/imG]表2顯示了70天內投喂對尼羅羅非魚生長和飼料利用效率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尼羅羅非魚MyD88 基因熒光定量PCR檢測方  [閱讀率:13844] 10-15
      髓樣分化因子(myeloid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 是天然免疫反應中一類重要模式識別受體-Toll 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 TLRs)信號通路中的接頭蛋白,是信號向下游傳導的關鍵靶分子。MyD88現已在多個物種中分離鑒定出來,并檢測到其在心、肝、腎、脾、肌肉和血液等組織中普遍表達, MyD88 有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實驗研究選擇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作為試驗的技術途徑,以β-actin 基因為內參,建立尼羅羅非魚MyD88熒光實時定量檢測平臺。[imG]upload/article/a2019101523330958.png[/  [查看詳情]
        農業農村部農業主推技術:羅非魚健康養殖技術  [閱讀率:15497] 08-16
      技術概述:羅非魚肉質細膩鮮美,肌間刺少,煎、燜、蒸、煮、炸皆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羅非魚生長快,食性雜,抗病力強,適應性強,易養好養,能在池塘、網箱中集約化養殖,所以羅非魚養殖業發展很快,產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羅非魚已成為優勢出口水產品之一。推廣羅非魚無公害養殖技術,規范羅非魚養殖過程中的每個生產操作環節,進一步提高羅非魚品質,對促進羅非魚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增產增效情況:通過該技術的實施,能提高羅非魚商品魚的質量安全水平,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減輕養殖對水域生態環境的污染。技術要點:1.池塘條件池塘應選擇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安全無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地方。羅非魚成魚的飼養,對池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地膽頭提取物促進羅非魚的生長,免疫應答及抗病能力  [閱讀率:13788] 08-16
      現階段,水產養殖業中,控制細菌性疾病暴發主要以抗生素為主,然抗生素殘留及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產生,已然成為了一個世界問題,對全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藥用植物被認為是抗生素的替代良策,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篇文章,用地膽頭提取物促進羅非魚的生長,免疫應答及抗病能力,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81610373553.png[/imG]地膽頭(Elephantopus scaber L.),也稱地膽草,別名苦地膽、天芥菜、雞疴粘、土柴胡、馬駕百興、地膽頭、磨地膽。多年生直立草本,莖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生葉多皺縮,黃綠色,生于山谷、村邊及路旁。分布在中國南方  [查看詳情]
        魚病知識--羅非魚新殺手—— 羅湖病毒!  [閱讀率:17783] 08-16
      2017年至2018年初,美洲、亞洲和中東的六個國家和地區向OIE報告了羅非魚湖病毒感染。2011年8月在以色列首次發現,2015年10月在泰國報道,2017年5月至9月在菲律賓發現,緊接著2017年7月和8月中國臺北和馬來西亞相繼報告,2017年11月秘魯報告TiLV陽性。截止到目前,依據發表的學術論文,TiLV在厄瓜多爾、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烏干達等國家也有發現,受感染的養殖羅非魚品種有7種之多。本文綜合各方面文獻將羅非魚湖病毒病給大家做簡要介紹!【病名】羅非魚湖病毒病 【病原】羅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RNA 病毒,正粘病毒科,病毒粒子為具包膜二十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無乳鏈球菌粘附和入侵羅非魚腸粘膜體外模型的形態學  [閱讀率:15604] 07-22
      鏈球菌病是羅非魚主要的細菌性疾病,由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和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感染引起。感染的羅非魚通常表現為翻轉或轉圈游泳、眼球突出,眼眶充血,腹部膨大,肛門紅腫。組織病理學表現為鰓充血,腎臟受損、腫大、白細胞浸潤,肝臟顆粒變性,腸道粘膜上皮變性、壞死、脫落、固有膜上炎性白細胞浸潤,眼睛脈絡膜和眶骨膜組織炎性壞死等。 目前比較被認同的一種觀點是,無乳鏈球菌通過口腔進入羅非魚胃和腸道引發感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篇文章,就是直觀地向大家展示無乳鏈球菌是如何黏附并侵染羅非魚腸道粘膜,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創傷弧菌感染基因改良羅非魚病理學研究  [閱讀率:14795] 07-22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來自Aquaculture的文章:創傷弧菌感染印度浮式網箱養殖的基因改良羅非魚病理學研究,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72211371031.jpg[/imG] 據報道,在印度喀拉拉邦高知縣海水漂浮網箱養殖的基因改良羅非魚亞成體中爆發了皮膚潰瘍病。研究者將來自不同病魚的各種組織(血液,腎臟,肝臟,脾臟和腦)進行細菌分離以得到致病菌。根據常規微生物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定為創傷弧菌。另外,分離株中存在對魚類毒力特異的創傷弧菌標記物。通過感染試驗證實了創傷弧菌的致病性;趐ilF多態性的PCR和vvhA基因序列表明本實驗分離的創  [查看詳情]
        東南亞地區中,從人類和患病羅非魚上分離的高毒性無乳鏈球菌主  [閱讀率:16631] 07-22
      B族無乳鏈球菌(GBS;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種人畜共患的革蘭氏陽性菌,也是羅非魚鏈球菌病中最常見的致病菌。無乳鏈球菌是造成孕婦產褥期膿毒血癥和新生兒腦膜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寄生在產婦生殖道,可致嬰兒感染的發生,也可引起產后感染、菌血癥、心內膜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及骨髓炎。其中能感染人體的無乳鏈球菌類型主要為血清Ⅲ型,血清Ⅲ-4型以及多位點序列283型(ST283)。 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由魚攜帶的高毒性ST283型無乳鏈球菌可能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引發疾病。本研究通過統計比較了不同宿主、地理來源和收集時間的無乳鏈球菌ST283以及它的變種(統稱為CC283)的信  [查看詳情]
        普羅威登斯菌感染引起的羅非魚氧化應激和抗氧化反應  [閱讀率:14966] 07-11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Microbial Pathogenesis的文章:普羅威登斯菌感染引起的羅非魚氧化應激和抗氧化反應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71109283525.jpg[/imG]細菌性疾病是魚類養殖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并且與水產養殖中的重大損失和高死亡率有關。普羅維登斯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屬于腸桿菌科,通常與受感染魚的抗生素耐藥性和高死亡率有關。目前,已在魚類的不同組織中發現,例如,鰱魚的腎臟,尼羅羅非魚的肝臟和腎臟。研究表明,普羅維登斯菌感染后,魚體腹部,胸鰭和頭部周圍紅腫,眼眶水腫,以及嚴重的呼吸困難和眼球突出癥,皮膚顏色變暗,肛門  [查看詳情]
        全面起底羅非魚養殖模式之粵西篇:五大模式,你認為哪種更賺錢  [閱讀率:19147] 04-29
      粵西地區的茂名市、湛江市、陽江市是我國羅非魚主要養殖區之一,養殖模式五花八門,可歸納為羅非魚精養、立體混養、魚蝦混養、魚魚混養、網箱養殖等。立體混養又分為魚豬立體混養和魚鴨立體混養兩種。立體養殖前期基本上不投料,利用鴨、豬等禽畜糞便飼養,通常待羅非魚長至0.5斤/尾左右才開始投喂飼料,這樣雖然延長了養殖時間,但可以將羅非魚的養殖成本降低0.4-0.5元/斤,甚至更低。受環保整治影響,被列國家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的水庫及附近范圍,豬、鴨等禽畜養殖受限,部分禁養,部分轉型升級,養殖戶改為精養羅非魚或轉養其它魚類。而更慘的是,目前豬瘟肆虐下,魚豬立體混養大受影響,養殖戶嚴重虧損之余,也不得不改變養殖  [查看詳情]
        JEM,基于生長性能等參數評價發酵食物殘渣養殖寶石鱸和羅非  [閱讀率:21223] 04-07
      JEM,基于生長性能等參數評價發酵食物殘渣養殖寶石鱸和羅非魚的風險夏洪麗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文章:基于生長性能等參數評價發酵食物殘渣養殖寶石鱸和羅非魚的風險,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2054596.jpg[/imG]據統計,飼料成本占水產養殖過程中總成本的50%以上。近年來,飼料原料成本不斷升高,2000-2009年魚粉、大豆、膳食、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分別上漲了55%、67%、124%、130%和250%。另外,魚粉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使得研究人員對其在飼料中的潛在健康影  [查看詳情]
        FSI,提高羅非魚先天性免疫及抵抗力的葡聚糖添加方案  [閱讀率:18150] 04-07
      今天,與各位水產朋友分享一篇來自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最新文章:提高羅非魚先天性免疫及對嗜水氣單胞菌和柱狀黃桿菌抵抗力的葡聚糖添加方案。文章的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2023145.jpg[/imG] β-葡聚糖是增強水生動物先天免疫活性、抗病性和生長性能的最有效的免疫增強劑之一。然而, 關于β-葡聚糖添加方案的研究很少,而添加方案又與其免疫增強功能和抗病功能密切相關,是實際生產中使用β-葡聚糖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本文研究了β-葡聚糖不同添加方案對羅非魚先天免疫和抗病能力的影響, 以建立最佳的尼羅河羅  [查看詳情]
        飼料中添加菊粉和維生素C對羅非魚生長,血清,先天免疫和抗病  [閱讀率:16088] 04-07
      FSI,飼料中添加菊粉和維生素C對羅非魚生長,血清,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響喻大鵬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飼料中添加菊粉和維生素C對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長、血清參數、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響,引用文獻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1595286.jpg[/imG]菊粉是植物中儲備性多糖,主要來源于植物,是十分理想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同時也是生產低聚果糖、多聚果糖、高果糖漿、結晶果糖等產品的良好原料?梢杂行д{節腸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腸道健康。早在2003年美國FDA已確認菊  [查看詳情]
        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對羅非魚免疫和抗感染能力的影響  [閱讀率:14884] 04-07
      論文解讀:FSI,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對羅非魚免疫和抗感染能力的影響喻大鵬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來自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研究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作為潛在的益生菌,對尼羅羅非魚的免疫反應和抗感染能力的影響,引用文獻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1392266.jpg[/imG]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作為潛在的益生菌,通過各種機制控制病原體,同時益生菌在人類和動物營養中的應用已被充分證明。而枯草芽孢桿菌已被證明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活性。一些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孢子通過促進人類和一些動物腸道中  [查看詳情]
        羅非魚進大棚越冬管理辦法  [閱讀率:20745] 01-18
      [imG]upload/article/a2019011811072380.jpg[/imG]每年10月過后,羅非魚養殖地區就會因為溫差原因導致銷售價格差價明顯。如攀枝花地區:10月前羅非魚市場價格5-6元/斤,春節期間市場價格7-8元/斤。為確保溫度,10月以后羅非魚就需要進大棚養殖 ,但進棚過程中,羅非魚的死亡率較高,如此會給養殖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就如何可以減少進棚死亡率,現給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池塘的選擇選擇基礎好、背風向陽的塘作為越冬魚塘。之后進行清塘、曬塘、加高加固塘基、消毒和肥水,水位在2.5一3米為宜。 二、轉羅非魚時間 晴天,有太陽。進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JFD,無乳鏈球菌莢膜多糖是其感染羅非魚的主要毒  [閱讀率:20433] 12-19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Journal of Fish Diseases的最新文章:無乳鏈球菌莢膜多糖是其感染羅非魚的主要毒力因子。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8121911315864.jpg[/imG] 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組鏈球菌,GBS)與水生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由cps基因簇編碼的莢膜多糖(CPS)是無乳鏈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然而,關于血清型Ia的魚源GBS菌株的CPS在魚中的致病作用,可獲得的信息有限。 本文通過cps基因簇的插入誘變構建了無莢膜多糖的突變體(Δcps)。并通過體外對羅  [查看詳情]
        論文解讀:FSI,有機磷農藥對尼羅羅非魚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  [閱讀率:20696] 12-13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有機磷農藥對尼羅羅非魚細胞吞噬作用和活性氧產生的影響,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8121323420833.jpg[/imG]魚的免疫系統在清除病原方面是有效的。然而,殺蟲劑的存在可能對這些生物體的免疫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有機磷農藥(OPs)是一組廣譜殺蟲劑,廣泛用于農業活動以控制害蟲,大約占全世界殺蟲劑使用量的50%。本研究旨在探討二嗪農對尼羅羅非魚白細胞的吞噬和呼吸爆發能力的影響,以建立有機磷農藥對魚類免疫毒性影響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通過將實驗組用魚分別持續接觸0.97  [查看詳情]
        羅非魚細菌病處理一例  [閱讀率:30267] 07-26
      海南省翁田鎮龍馬唐教村吳老板,土塘養殖羅非魚,面積12畝,平均水深1.8米,配備1臺1.5kW的葉輪增氧機(圖1),2018年1月初放苗2.7萬尾,到5月中旬為止羅非魚平均規格350g/尾,一天喂一餐,5包浮水料/餐。5月16日開始每天有70-80尾死魚,發病后每天使用1包“菌毒好迪”+1包菌克(說明書標注是中藥成分)拌料投喂,效果不明顯。 5月20日上午,利洋藥店人員到該塘口服務,見池塘水色濃綠(圖2),下風口有大量藍藻,死魚200多尾。上午9:30水溫31℃,帶水回店鏡檢有大量微囊藻;用簡易測試盒測得水質指標:pH值8.9、氨氮0.2mg/L、亞硝酸鹽0.15 mg/L(圖3  [查看詳情]
        高溫天氣 羅非魚“鏈球菌”又來肆虐了!  [閱讀率:30776] 07-19
      7月份以來,華南進入高溫天氣,加上天氣多變造成池塘環境差。已有多地發生羅非魚鏈球菌病,造成羅非魚大量死亡,帶來巨大損失。[imG]upload/article/a2018071910215170.jpg[/imG][b]羅非魚鏈球菌是什么?[/b]羅非魚鏈球菌目前認知病原:無乳鏈球菌或海豚鏈球菌,屬革蘭氏陽性菌。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羅非魚主養區爆發流行。流行季節:6—10月,7—9月是高峰死亡期,流行溫度27—35度(水溫)。[imG]upload/article/2018071910221652.jpg[/imG][b]羅非魚鏈球菌有那些癥狀?[/b]外部直觀:突眼、鰓蓋內側出血、胸  [查看詳情]
        羅非魚養殖噸料出魚1700斤,畝利潤高達17433元!  [閱讀率:39974] 07-19
      肖老板是西昌寧南的養殖戶,去年魚塘養殖面積3畝,主養羅非魚和鯽魚,2017年3月5日放苗233斤,期間用通威料150# 4噸,152# 6噸,10月22日出魚,共17327斤,餌料系數1.17,噸料出魚1700斤,斤魚成本4.24元,畝利潤達17433元,請看案例:[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8071910010717.png[/imG][/center]西昌寧南的氣候條件不算太好,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效益,主要是因為養殖戶選擇了合理的養殖模式,具體如下:1、選用高檔料、把握魚生長旺季。2、及時捕撈、減少池塘壓力。3、出魚早、避免越冬損耗。4、使用通威調水  [查看詳情]
        冬季養殖戶需注意羅非魚營養性疾病  [閱讀率:33948] 01-10
      一、發生特點羅非魚屬熱帶魚類,其最適生長溫度在25℃~35℃,生存溫度在15~37℃,而致死溫度在10℃以下。進入冬季,羅非魚的死亡大多發生在氣溫驟然下降的兩三天后,當氣溫回升時,依其抵抗力的不同損失情況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死亡,有些則是連續幾天不斷有死亡發生。對病魚進行檢查,可見魚體色暗淡,缺少光澤,體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體混濁、發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現象。但魚鰭、魚鰓無異常癥狀,體表無寄生蟲寄生。解剖可見魚腹內充水;肝臟有病變,多為黃色、淡黃色并有腫大和脂肪塊。從以上癥狀可初步確定為細菌病或營養性疾病。 二、冬季羅非魚患病原因 據研究表明水溫、鹽分、溶氧等環境因素發生變動,或  [查看詳情]
        羅非魚也能自然感染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出現大量死亡  [閱讀率:45381] 12-07
      羅非魚是一種全球性最重要的水產養殖品種,世界上有120多個國家養殖羅非魚,年產量超過150萬噸。我國羅非魚的養殖已經形成規;,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及臺灣。隨著水產養殖產業不斷發展,羅非魚的病害日益嚴重,近幾年國外相繼報道羅非魚感染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的案例。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iral nervous necrosis virus,VNNV)隸屬于諾達病毒科β諾達病毒屬,β諾達病毒屬主要感染魚類。VNNV是一種細小RNA病毒,呈20 面體結構,無囊膜,大小為25 nm~30 nm,病毒大小常因感染的種類不同而不同,是最小的動物病毒之一。感染VNNV的病魚主要表現為典型的游  [查看詳情]
        你家的羅非魚料出肉率低,長速慢養殖成本虛高?!想知道答案嗎  [閱讀率:41947] 11-09
      贏創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動物營養業務線 肖緒誠 高俊羅非魚自身不能合成其生長所需的10種必須氨基酸(EAA),必須通過攝取食物補充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目前,氨基酸的需要量研究通常選用劑量法來評估。但近年來,飼料營養素稀釋法和缺乏法也被接受并應用于營養素需要量的研究中。本文就羅非魚的必需氨基酸相關研究進行概述,以期對實際生產配方的制作起到指導作用。文中氨基酸需要量數據如無特別標注,數值均為總氨基酸需要量(%飼料)。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在羅非魚飼料中,蛋氨酸通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以豆粕為主要蛋白源的飼料中蛋氨酸缺乏最為嚴重。羅非魚蛋氨酸需要量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Jackson  [查看詳情]
        羅非草魚混養,九成羅非塘頭賣到4塊8!  [閱讀率:40917] 11-01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在廣西貴港港北區的魚塘邊上,收獲的喜悅還在延續。陳老板是佛山通威的老客戶,一直信賴通霸飼料的品質。今年9月28日開始出魚,魚身細長漂亮,魚鱗發亮,生氣十足,車子滿載而歸,迎來大豐收。[imG]upload/article/a2017110110332915.jpg[/imG]出魚前陳老板名下有200畝水庫,精養羅非,配有草魚,羅非和草魚混養。[imG]upload/article/2017110110335890.jpg[/imG]陳老板的魚塘[imG]upload/article/2017110110345418.jpg[/imG]4月26日放苗,羅非12萬尾、草魚3萬  [查看詳情]
        淺談羅非魚的鏈球菌病與肝膽綜合癥  [閱讀率:36646] 10-06
      羅非魚鏈球菌是近幾年困擾羅非養殖戶的一大難題,每年的5-9月份是疾病的高發期,流行水溫為25℃~37℃,在水溫32℃以上易發;傳染性強,發病率達20%~30%,發病魚的死亡率可達80%以上。 》》發病的羅非魚癥狀 鏈球菌發病的羅非魚一般在池塘邊離群獨游、身體彎曲打轉,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應遲鈍,體色發黑,魚體運動失衡,角膜濁白、眼球外突、肛門紅腫等。病魚眼球突出或混濁發白,同時伴隨著眼部出血,魚體下頰部出現鱗片脫落、出血、肌肉壞死等現象,其他部位如腹鰭、胸鰭、尾鰭的基部有出血并伴有肌肉壞死現象;膽囊、肝臟、脾臟腫大,嚴重時糜爛;腸道發炎,腸胃較空,內有積水或黃色粘液;部分患病魚內臟如腸道、肝  [查看詳情]
        高溫季節羅非魚養殖的水質管理技術  [閱讀率:34111] 09-20
      高溫季節,降雨量減少。羅非魚的采食量逐漸增加,進入快速生長期,但同時也是羅非魚鏈球菌的高發季節。魚塘水體由于自凈能力有限,水質變化尤為明顯,所以在高溫季節,一定要做好水質管理,調節好水體環境,讓水體保持“嫩,綠,爽”,這樣魚的發病率也能大大降低。[imG]upload/article/a2017092023051659.jpg[/imG]廣東粵西地區,很多羅非魚養殖戶選擇的是立體養殖,比如魚鴨、魚豬混養,利用鴨糞、豬糞肥塘。 這樣的魚塘,水體更容易出現pH值偏高、氨氮超標等情況。因此,高溫季節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指標:[imG]upload/article/2017092023052031.jpg  [查看詳情]
        超級詳細!高溫期羅非魚鏈球菌病的防治經驗總結  [閱讀率:53670] 09-11
      文 | 圖 廣州海維 李潛洲、韓金鋼、吳富華羅非魚病害中最為棘手的就是鏈球菌病,該病死亡率高。急性型死亡速度快,治療起來極其困難;慢性型可持續數周,需反復治療,天氣或池塘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可能會再次出現死亡。因此,鏈球菌病已成為羅非魚養殖過程中的“惡魔”。一、病原病因1、病原致病菌為鏈球菌,革染氏陽性球菌,近年來我國羅非魚鏈球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為無乳鏈球菌。羅非魚鏈球菌病急性型病例以神經癥狀為主,病魚以C形或逗號彎曲做旋轉運動;慢性型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濁為特征。2、病因鏈球菌為典型的條件致病菌,平時生存于養殖水體及底泥中,在富營養化的水域中能長期生存。當水溫和池塘環境發生變化時,魚體抵抗力降  [查看詳情]
        高原培苗有訣竅,十多年的老司機傳授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   [閱讀率:25446] 08-24
      [imG]upload/article/a2017082421322747.jpg[/imG]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誕生以來深受當地養殖戶青睞,苗種培育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和規范化的養殖體系,具體如下:一、收集幼苗親魚放養后要堅持每天沿池四周仔細觀察,水溫25℃時,10天后池塘邊會發現少量成群的幼苗,可用手操網捕撈。15天之后會達到高峰期,利用小拖網沿塘邊四周捕撈,每天4~6次,羅非魚有互相蠶食的習性,應該做到每天盡量將幼苗撈干凈。收集一定數量的幼苗后,即可移到培育池,轉入下一階段。二、轉性羅非魚生長速度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為獲得生長快速的單雄性羅非魚,通常采用投喂雄性激素的方法,使羅非魚產生生  [查看詳情]
        高溫季節須防羅非魚鏈球菌病  [閱讀率:24671] 07-21
      作者:錢善偉 羅非魚鏈球菌病是羅非魚養殖過程中的細菌病,屬革蘭氏陽性菌,2009年發生在廣東、廣西、海南三省的一種魚類疾病。網箱和池塘養殖的羅非魚均有此病的發生,主要危害親魚和100克以上的幼魚和成魚;流行高發期為5~9月份;流行水溫為25℃~37℃,在水溫32℃以上易發;傳染性強,發病率達20%~30%,發病魚的死亡率可達80%以上,每年造成羅非魚養殖損失很大,但是部分養殖戶于對此病的認識很少,難以進行正確的診斷與治療。目前在江蘇地區時有發生此病;疾〉牧_非魚一般在池塘邊離群獨游、身體彎曲打轉,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應遲鈍,體色發黑,魚體運動失衡。死魚眼球外突、肛門紅腫等同時伴隨著眼部出血  [查看詳情]
        高溫季節羅非魚鏈球菌的防治建議  [閱讀率:24697] 06-30
      一、預防 1、改善養殖水體環境 1)乳酸菌2包+紅糖3斤+米糠20斤+水100公斤,密封發酵3-5天(高溫季節),得到發酵液,發酵液每畝每米3-5斤,3-5天一次,首次使用加倍;同時用發酵液拌料2斤每25公斤飼料。 2)有條件養殖戶可加深養殖水位,增加增氧機開啟時間。 2、定期殺菌預防使用具有殺滅革蘭氏陽性菌的苯扎溴銨+戊二醛(按說明書使用),半月一次,殺菌后3-4天,注意調水,補充有益菌。 3、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內服免疫增強劑或護肝藥(護肝利擔保),每半月3-4天,每天2餐,增強羅非魚自身免疫力。二、發病后處理 1、減少投喂量,拌料內服氟苯尼考+鹽酸多西環素+護肝藥,每天2餐,連續5-7  [查看詳情]
        池塘養殖發病羅非魚檢出羅湖病毒  [閱讀率:21605] 06-08
      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鎮一羅非魚養殖池塘,面積15畝,平均水深2米,1臺1.5kW增氧機(見圖1),2016年11月一次性投放羅非魚苗20萬尾。2017年2月底過塘一部分到其它池塘,該池塘剩下5.5萬尾羅非魚,目前平均規格200g/尾。該池塘混養有規格750g/尾的花鰱500尾。 2017年4月初開始發病,開始發病時水溫27℃,剛開始時每天死魚約20尾左右,發病20天后出現死亡高峰,高峰期每天死魚400多尾。后來通過調水、改底,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5月10日,死魚100多尾,塘主取2尾病魚到當地利洋水產藥店檢查,鏡檢病魚鰓絲無寄生蟲,藥店技術人員取2尾魚的鰓、肝、脾、腎  [查看詳情]
        國內養殖羅非魚首次檢出羅湖病毒  [閱讀率:15980] 05-27
      羅非魚因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繁殖力強和食性廣等優點,已被世界多個國家引種養殖。我國是羅非魚的養殖大國,養殖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50%,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等地養殖。雖然羅非魚的抗病能力較強,但是在養殖過程中羅非魚經常大面積暴發疾病,尤其是高溫高密度精養池塘。目前羅非魚的疾病主要有鏈球菌病、氣單胞菌引起的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腐皮病、車輪蟲病等。近幾年,我們一直在關注養殖羅非魚的疾病,通過對其疾病流行規律的調查發現部分地區養殖的羅非魚很有可能存在病毒病發病的可能,我們也分別對從廣東、云南和海南采集的羅非魚樣品進行了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神經壞死病毒(VNNV)、蛙虹彩  [查看詳情]
        兩種可消化能水平下添加晶體DL-蛋氨酸對羅非魚生長性能的影  [閱讀率:13801] 04-22
      摘要:本文研究了兩種不同能量水平下羅非魚(初始重為8.95±0.06 g)對飼料中蛋氨酸的需要量。共設計10組等氮飼料(蛋白含量為28.8%),設置兩個可消化能量水平(低能組:10.9 MJ/kg;高能組:12.4 MJ/kg),每個能量水平下分別添加5個蛋氨酸水平(0,1,2,4和6 g/kg)。每組飼料設3個平行,實驗周期為8周。實驗結果表明:同一可消化能量水平,羅非魚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隨飼料中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顯著增加(P <0.001);同一蛋氨酸水平下,高能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顯著高于低能組(P = 0.001),但可消化能量水平和蛋氨酸水平之間并無交互作用;陲暳现械鞍彼崴  [查看詳情]
        關于羅非魚那些事(二):投苗前如何做好魚塘消毒工作?  [閱讀率:14513] 02-20
      最近兩廣地區天氣回暖,養殖戶開始計劃投苗,在羅非魚投苗前一定要對水質進行化驗,重點檢查pH、氨氮、亞硝酸鹽、重金屬、農藥殘留、有機物等指標,根據檢測結果針對性處理。 如果只是氨氮、亞硝酸鹽、pH三項超標,其他指標正常,則可以用微生物制劑(比如粵海生物公司產品—EM菌原露)對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吸收。 如果重金屬超標,則要用有機解毒安進行降解。如果存在農藥殘留,則可以用有機酸解毒。如果大型有機物超標,則可以用沸石粉沉淀,再用聚合鋁、硫酸亞鐵等進行降解?傮w的指導原則是保證投苗前水體的化學及生物指標均正常。投苗前池塘的消毒,要根據池塘的酸堿特性有所區分,如果是酸性塘,干塘后可用生石灰潑灑消毒(生石  [查看詳情]
       本欄共有 476 篇文章 頁次:1/10   分頁: 第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后一頁
        資料分類
      價格直通車 |
      龍蝦行情  黃鱔行情  泥鰍行情  大閘蟹行情  白對蝦行情  烏龜甲魚行情  淡水魚綜合行情 
      黑魚行情  鱖魚行情  海參行情  羅非魚行情  黃顙魚行情  加州鱸魚行情  水產品綜合行情 
      牛蛙行情  鮰魚行情  海鱸行情  金鯧魚行情  石斑魚行情 
      淡水養殖 |
      黃鱔養殖  泥鰍養殖  螃蟹養殖  甲魚養殖  羅非魚養殖  筍殼魚養殖  花鰱白鰱養殖 
      鮰魚養殖  鰻魚養殖  草魚養殖  黑魚養殖  娃娃魚養殖  冷水魚養殖  水產養殖百科 
      鱖魚養殖  鱘魚養殖  鯰魚養殖  水蛭養殖  加州鱸養殖  黃顙魚養殖  特種水產養殖 
      青魚養殖  鯉魚養殖  鳊魚養殖  青蛙養殖  長吻鮠養殖  虹鱒魚養殖  水質調節技術 
      鯽魚養殖  烏龜養殖  牛蛙養殖  白魚養殖  河豚魚養殖  胭脂魚養殖  淡水白鯧養殖 
      蝦類專題 |
      青蝦養殖  小龍蝦養殖  基圍蝦養殖  羅氏沼蝦養殖  斑節對蝦養殖  南美白對蝦養殖 
      海水養殖 |
      海水養殖  石斑魚養殖  海參養殖  鯛魚養殖  鯧魚養殖  鮑魚養殖  多寶魚養殖 
      貝類養殖  梭子蟹養殖  青蟹養殖  黃魚養殖  海蜇養殖  扇貝養殖  海鱸魚養殖 
      種苗技術 |
      苗種培育  淡水魚育苗 
      水產病害 |
      水產綜合病害  淡水魚病  淡水蝦蟹病  魚病圖譜  海水魚病  烏龜甲魚病害  海水蝦蟹病 
      海水貝類病害  育珠蚌病  鮑魚海參病 
      觀賞魚養殖 |
      錦鯉專區  龍魚專區  金魚專區  神仙魚專區  羅漢魚專區  孔雀魚專區  觀賞魚綜合 
      水產飼料 |
      飼料知識  飼料加工  飼料原料  飼料配方 
      加工出口 |
      水產加工  水產出口 
      水產漁藥 |
      漁藥百科  漁藥使用  漁藥原料 
      水產大全 |
      營養美食  致富經  水產展會  水產人物  養殖基地  水產百科 
      水產設備 |
      水產養殖設備  水產加工設備  水產飼料設備 
        文章鏈接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海參春季攝食生長期注意事項,你知道
        高溫季節加州鱸魚苗種運輸注意事項
        別為省錢買到假飼料,害了魚蝦,還浪
        高溫季節羅氏沼蝦養殖管理注意要點
        推薦文章
        高溫期間嚴防池埂除草劑引起河蟹暴塘
        夏秋季高溫期水產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高溫極端天氣河蟹池塘管理措施
        泗洪地區高溫期河蟹養殖生產管理建議
        高溫季節羅氏沼蝦養殖管理注意要點
        高溫季節青蝦養殖主要病害防控建議
        極端高溫災害天氣黃顙魚養殖應急管理
        高溫期加州鱸養殖生產應對措施
        極端高溫期間蟹塘管理關鍵技術
        高溫天氣河蟹病害防控技術要點

      E-mail:web@shuichan.cc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廣告服務

      Copyright 2006-2022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888_国产乱子伦xxxx_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_国内无码

    1. <span id="ilaip"><output id="ilaip"><b id="ilaip"></b></output></span><legend id="ilaip"><li id="ilaip"><dfn id="ilaip"></dfn></li></legend>
    2. <s id="ilaip"><nav id="ilaip"><samp id="ilaip"></samp></nav></s>

        <span id="ilaip"></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