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養殖成本及利潤 [閱讀率:90621] | 12-17 |
娃娃魚,因其叫聲似嬰兒的哭聲而得名。學名大鯢,屬兩棲綱有尾目大鯢科動物,我國特產,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湖北、湖南等省。因其數量日趨減少,現在已被國家列為二類保護動物。因其種苗較易采集,適應能力強,因此便于飼養。[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6121714392938.jpg[/imG][/center]一、 生產條件1 養殖池要求:在人工建造大鯢養殖池時候,滿足廈門五點基本要求①光照要暗②池底要光滑③養殖池不宜過大,鳊魚觀察大鯢的攝食和活動④養殖池能排能灌⑤水源清新,水質適中,水溫偏低(10-23°)在養殖池建造時通常要建造親鯢池、成鯢池、孵 [查看詳情] |
投喂死餌和活餌對大鯢生長性能的比較 [閱讀率:61238] | 08-21 |
[imG]upload/article/a2016082111134213.jpg[/imG]作者:陳琦 陳鵬飛 程輝輝 馬吉順 何善成 徐順寬 彭其林隨著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人工繁殖技術的不斷成熟,其養殖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大鯢的健康養殖和餌料供給成為生產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大鯢人工養殖所投喂的餌料多以魚塊為主,以鮮活小雜魚蝦、蛋白質飼料等為輔[1]。本試驗探究了投喂死餌和活餌對大鯢生長性能的影響,對不同餌料條件下大鯢的生長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大鯢高效健康養殖提供參考和借鑒。1、材料與方法1.1材料大鯢成鯢體長(30.50±2.00)cm,體質量(0.29±0.02 [查看詳情] |
娃娃魚人工繁殖及人工養殖技術 [閱讀率:78521] | 06-17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5061716255140.jpg[/imG][/center] 作者: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張崇英/文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大型兩棲類珍稀動物。全世界現存大鯢僅3種,除中國大鯢之外,還有日本大鯢、美國隱鰓大鯢。我國大鯢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山溪中,遍及山西、陜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尥摁~在食用、藥用、觀賞、科研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由于不法分子大量非法捕捉販賣和天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大鯢野生資源銳減。近年來,隨著大鯢人工繁育技術的攻克,大鯢人工養殖成為可能。同時,為支持大鯢人工 [查看詳情] |
大鯢水霉病中草藥治療試驗 [閱讀率:68181] | 04-28 |
作者: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水產科學系 李川,何登菊,牟洪民,馬姍,姚俊杰摘要: 為了解幾種常見中草藥對大鯢水霉病的治療效果, 對患水霉病大鯢進行了中草藥治療。結果顯示:大黃和五倍子藥液對水霉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在大黃濃度為0. 4 g/ L, 即用量為大黃干品400 g/ m3 水體時, 對水霉菌有最佳的治療效果。關鍵詞: 大鯢; 水霉病; 中草藥水霉病又叫膚霉病或白毛病, 是淡水魚類及大鯢等淡水水生動物較常見的疾病之一, 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國淡水水生動物體表及卵上發現的水霉共有十多種, 通常引起水霉病的水霉菌主要是屬于水霉屬和綿霉屬的一些種類。健康的魚體對水霉病的侵襲有較強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線蟲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68080] | 06-08 |
癥狀:寄生在娃娃魚(大鯢)皮下的線蟲,發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軀干部(尤其是兩側)有線蟲寄生。觸及患部,大鯢有疼痛反應。此時大鯢多不進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線蟲寄生在娃娃魚(大鯢)腸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腸的肌肉層,線蟲頭部鉆入腸壁,破壞組織,吸取組織營養。還有線蟲寄生在小腸、直腸的。還有寄生在膽囊內的線蟲。 治療:寄生在娃娃魚(大鯢)體內的線蟲有很多種,如城固卷尾線毛細線蟲等。單純患線蟲病,如果寄生蟲數少,一般不會引起死亡。治療方法可參考獸醫治療線蟲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藥物包埋在新鮮豬肝里喂大鯢,達到驅蟲的效果。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吸蟲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68128] | 06-08 |
癥狀:病鯢體質消瘦,體表粘液過多,行動呆滯。 治療:寄生在大鯢體內的吸蟲有很多種,已報導的有:貴陽擬牛頭吸蟲、無棘吸蟲、東方后槽吸蟲、橢圓大鯢吸蟲、馬邊鯢居吸蟲、沐川鯢居吸蟲、短腸中腸吸蟲。多數種類寄生在娃娃魚(大鯢)腸壁的粘膜層,引起腸壁紅腫發炎,少數種類寄生在胃里。如果是吸蟲少量寄生,對娃娃魚(大鯢)影響不大。如果是吸蟲大量寄生,易堵塞腸道,并引起腸胃穿孔?蓞⒖极F醫治療吸蟲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藥物治療。 預防:可用敵百蟲消毒池子(由于大鯢對敵百蟲敏感,可先把大鯢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后,再把大鯢移入。)殺死水體里的寄生蟲卵及幼蟲。特別是夏、秋兩季要加強預防,定期在餌料里包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爛尾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68678] | 06-08 |
癥狀:娃娃魚(大鯢)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塊,周圍皮膚組織充血發炎,表皮呈灰白色。當病期過長,形成瘡樣病灶。嚴重時患處肌肉組織壞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紅色或淡黃色液體滲出。病鯢停止進食,伏底不動,不久便死。 治療:發現病鯢后,應及時隔離治療。對病鯢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濃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錳酸鉀),隨后用氯霉素軟膏或紅霉素軟膏涂敷患處,每天一次,連續7天可治愈。 預防:大鯢本來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質清潔無污染,但人工飼養水體中常有大量的病菌。當大鯢的皮膚受傷后,病菌就乘虛而入,引起此病。因此,勤換水,可以減少此病發生。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爛嘴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67369] | 06-08 |
爛嘴。ㄓ址Q口腔潰爛。 癥狀:主要病癥是口腔潰爛,存在兩種類型。一種是病鯢的上、下唇腫大、滲血、潰爛,嚴重的露出上、下頜骨;另一種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內上腭組織形成大塊蝕斑,并引起嚴重出血。也有的病鯢兩種癥狀均有。病鯢長時間不能進食,體質減弱,易引起并發感染而死亡。 治療:發現病鯢后,要及時隔離,病情較輕的,可用慶大霉素4毫克/升連續浸泡10天,可治愈。病情較重的,先用慶大霉素原粉涂抹患處,1-2小時后,再放入環丙沙星藥液里浸泡,濃度是4毫克/升,每天浸泡8小時,連續浸泡10天,可治愈。病情嚴重的,除浸泡外,還要注射慶大霉素,劑量是按每公斤病鯢體重1萬單位。此病如果治療及時,治愈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水霉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68432] | 06-08 |
癥狀:病鯢體表生出棉毛狀的灰白色菌絲,開始時能見灰白色斑點,菌絲繼續生長長度可達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狀,菌絲體清晰可見。嚴重時病鯢行動遲緩,食欲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 治療:對病鯢可用10%高錳酸鉀或10%孔雀石綠涂抹患處,放到陰涼處1~2小時后,再放入水中。過兩天以后,如還有水霉,可再涂1次。另外,也可將病鯢用4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8小時以上。也可將病鯢用10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15~20分鐘,并在患處涂抹1‰孔雀石綠軟膏。對于鰓部和腹部患水霉病的鯢苗,用0.5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浸泡2~3分鐘,如果鯢苗在溶液中顯得煩躁狂游,則應降低濃度?嗣惯蜍浉鄬λ共∫灿休^好療效。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打印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89741] | 06-08 |
打印。ㄋ追Q紅梅斑。 “Y狀:病鯢體表出現豆粒似的紅斑,呈腫塊狀,有的表皮腐爛(均在紅斑處),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數在軀干和四肢的。被感染了的大鯢多游出人工筑穴,離群獨游。解剖檢查,心臟、肝、肺無病變。 治療:用紅藥水涂搽娃娃魚(大鯢)患病部位和用金霉素針劑肌注鯢體,每公斤鯢體重肌注3毫克,連續注射10天即可治愈;虬疵苛⒎矫姿w用1克蟾酥和0.8克大黃粉合劑浸泡病鯢15分鐘,連續7天即可治愈。 預防:因為黃鱔有紅梅斑病,如果把大鯢同患病的黃鱔養在一起,易感染此病。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赤皮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23185] | 06-08 |
病狀:發病的娃娃魚(大鯢)全身腫脹,呈充血發炎的紅斑塊和化膿性潰瘍。病鯢體表常出現不規則的紅色腫塊,發病初期于紅色腫塊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淺黃色膿包,并逐漸向周周皮膚組織擴散增大。當膿包穿破后,便形成較大的潰爛病灶。解剖檢查,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糜爛,腹水增多。 治療:首先在體表潰瘍處涂抹氯霉素軟膏,同時肌肉注射慶大霉素,連續注射七天,每天每公斤鯢體重注射15毫克慶大霉素,治愈率達93%。鏈霉素、氟哌酸有療效。用增效聯胺與卡那霉素內服。每公斤娃娃魚(大鯢)體重用增效聯胺50毫克埋入魚塊中投飼,連續5天。同時按每公斤娃娃魚(大鯢)體重肌肉注射1/3亳升卡那霉素,連續5天。 預防:每隔10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腐皮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20659] | 06-08 |
癥狀:體表有許多油菜籽或綠豆粒大小的白色小點,并逐漸發展成白色斑塊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白色斑塊進一步腐爛成潰瘍狀,可見到帶紅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嚴重。病鯢口腔、尾柄、頭部稍充血。病鯢臥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檢查,肝臟腫大,呈紫紅色,胃、腸道充血,心臟失血變淡,肺紫紅色! 治療:每立方米水體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強氯精消毒,每天換水,連續消毒3天。對能吃東西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每天口服環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種維生素150毫克,連續口服5天。對不能攝食的病鯢,按每公斤鯢體重,肌肉注射慶大霉素1000單位,隔1天后復注1次。注意!慶大霉素不能隨意增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脊椎彎曲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17472] | 06-08 |
癥狀:從苗種到成鯢都可發生這病。外觀表現為身體呈“S”形彎曲,活力減弱,但仍能少量攝食。解剖檢查,除脊椎彎曲外,無明顯異常。發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種礦物質或因生理病變造成的。苗種階段發生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鯢階段就已死亡。成鯢發生這病后,病體極消瘦,但一般不會馬上死亡。 治療:此病以預防為主,發病后很難恢復。投餌要多樣化,使娃娃魚(大鯢)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得到滿足。另外,要改良水質,使水體里不含重金屬鹽類,因為重金屬鹽類有毒,可刺激大鯢的神經和肌肉收縮,造成彎體病。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常見病腹脹病防治技術介紹 [閱讀率:17564] | 06-08 |
癥狀:個體浮于水面,行動呆滯,不攝食,眼睛變渾,腹部膨脹。解剖檢查,發現腹腔積水,肺部發紅充血。有時肛門部位還可見糞便粘著。因餌料腐爛,水質惡化生病,故經常換水可預防此病! 治療:發現后,單獨飼養,放淺池水,讓其腹部能著底,以免消耗太多體能,另外還要保證水質清新,對于苗種,由于消化功能不強造成此病,停食1-2天。處理得當,眼可復明,腹脹消失,恢復健康。對于成鯢,由于內臟感染產生大量腹水,可用1萬單位/公斤體重的劑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慶大霉素(2萬單位/公斤)、氯霉素、新霉素對此病也均有較好療效。 [查看詳情] |
娃娃魚腐皮病的防治技術 [閱讀率:20021] | 02-26 |
[b]癥狀:[/b] 生病的娃娃魚身體表面黏液脫落,可以看到許多白點或者白色斑塊,并逐漸的擴大潰爛,口腔、尾柄、頭部有出血現象,肝臟、膽囊腫大,肝呈現紫紅色,心臟失血變淡,胃腸道充血。 [b]治療:[/b] 一、建議使用恩諾沙星(注:休藥期七天)拌飼投喂,每1公斤體重使用100毫克,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五天! 《、使用魚血康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體,使用0.22~0.33毫升,2700~4500倍稀釋,連續使用2~3次,2~3天使用1次。 [b]預防:[/b] 一、放養前使用諾氟沙星(注:休藥期七天)浸浴二十分鐘,每升水體使用5毫克。 二、使用二氧化氯全池潑 [查看詳情] |
大鯢幼苗養殖關鍵事項 [閱讀率:15006] | 09-09 |
大鯢屬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俗稱娃娃魚,為我國所特產,故又有中國大鯢之稱。大鯢在我國18個省市均有分布,主產于華南、西南的深山密林溪流間。常見個體重2~5kg,體長約50~150cm,最大個體可達10~20kg。因大鯢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藥用價值,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健康高端營養食品。近年來,由于人為的濫捕濫殺,加之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大鯢資源日趨減少,屬瀕危動物,故被國家列為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隨著大鯢生態學和繁殖學方面的研究深入,人工繁殖得到突破,解決了苗種供求的瓶頸關系,大鯢人工養殖場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如長沙望城區本不是大鯢的原產地,據統計該區 [查看詳情] |
大鯢養殖實用技術 [閱讀率:16650] | 06-27 |
一、環境和水源:環境要安靜,養殖大鯢所需水源的水質各項指標應優于漁業水質標準,pH值6.4~7.2,并且要求水量充沛,附近沒有生活垃圾與工業廢水。 二、優良苗種:未脫鰓時一年齡幼鯢質量好的表現為外鰓暗紅或正常體色,且無損傷,規格在50~250g左右體長在10㎝以下的大鯢幼苗,其頭部長有3對鰓,而10㎝長的小鯢和蠑螈卻沒有鰓。選種時,用手攪動大鯢種苗,四肢在水底爬動有力,收縮自如,不腫大,尾巴在水中擺動快。 三、所需的優質餌料。①裸腹溞也稱紅蟲:生長在水坑、池塘、水庫和河流等淡水中。②赤線蟲又稱紅線蟲,棲息于江河淤泥上層,因其生活在水質污染的地方,撈取投喂之前必須要清洗干凈,并進行 [查看詳情] |
張家界娃娃魚知識解讀 [閱讀率:16400] | 12-11 |
去年,“張家界大鯢”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指在特定地域、土壤、水質、氣候、生產技術、工藝條件下的,經核準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張家界大鯢 二、保護的范圍 保護的產地范圍為:湖南省張家界市,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即永定區和武陵源區,慈利縣和桑植縣! ∪、張家界大鯢的歷史和現狀 。ㄒ唬v史淵源 張家界市歷史悠久,原名大庸,是古代大庸國所在地。商周時期地屬荊楚,春秋戰國為楚之黔中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郡縣,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現今湖南境內第一個行政區黔中郡,為當時全國三十六郡之一,今張家界市兩區兩縣均屬其所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查看詳情] |
領航大鯢產業 促進大鯢養殖行業發展 [閱讀率:15316] | 08-14 |
中國大鯢經濟價值高,在美食、保健、醫藥、觀賞等方面均具有廣泛開發利用的前景,因而頗受社會各界關注。大鯢是一種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F代臨床觀察發現,大鯢具有滋陰補腎、補血行氣的功效,對貧血、霍亂、瘧疾等有顯著療效。其皮膚分泌物具有止血的效果,同時,大鯢也是一種食用價值極高的經濟動物,其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價值極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四川地區風景秀麗,水質清澈,也是自古以來的大鯢重要產地之一。隨著80-90年代大面積的森林采伐以及人們對野生動物的濫捕濫殺,大鯢的數量銳減。國家在各地相繼建立了大鯢保護區,通過禁止捕獵野生大鯢、大力扶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受精卵孵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閱讀率:16066] | 06-26 |
1、孵化過程中孵化車間空調的溫度保持在18℃,孵化槽的水溫控制在17.5~19℃,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孵化槽的水位不宜過深,應保持在10厘米左右。 2、孵化過程中若發現受精卵或胚胎停止發育而死亡,要及時剔除,操作時要小心,防止弄破正在發育中的受精卵或胚胎。 3、每個孵化槽中的受精卵不宜過多,孵化密度一般在500~1000顆/平方。 4、孵化過程每天要換水1次,換水量為原槽水量的1/3。 5、若受精卵或胚胎卵帶較長則必須將卵帶剪掉,以防卵帶感染水霉而影響正在發育中的受精卵或胚胎。 6、若相連的兩個受精卵或胚胎中有一個是壞的,必須及時將其剪掉,以防感染好的受精卵或 [查看詳情] |
大鯢養殖 [閱讀率:17159] | 04-18 |
一、場址選擇:選擇周圍植被茂盛,環境安靜,無污染,水源充足,餌料資源豐富,無地質災害隱患、交通方便、生態環境良好區域。仿生態大鯢馴養繁殖場應設置在海拔700~1100m的山澗溪流間。 二、水質要求:清爽、透明,pH值6.5~7.5,溶解氧應大于7.0mg/L,水溫8~25℃,保持常年流水。 三、養殖池:(1)仿生態池:池子寬1~2m為宜,水深20~50cm,水流速度為0.2m/s左右?擅3~5m設置一個高度為30cm水流落差,池底鋪設粗砂或小卵石。將池子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養殖區,每個養殖區面積以15~20㎡為宜。根據地形設置洞穴,洞穴覆蓋面積占生態池總面積的2/3;洞穴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25568] | 10-26 |
大鯢作為一種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在美容、益膚方面有顯著成效,F代臨床觀察,大鯢有滋陰補腎、止血行氣的功效,對貧血、霍亂、痢疾、血經等有顯著療效。大鯢體內含有豐富的金屬硫蛋白(MT),能清除人體內自由基和過量重金屬離子,能起到調節人體微循環、預防重金屬中毒、延緩衰老的作用,并有可能用于老年癡呆和癌癥的輔助治療,在醫藥方面有廣闊的開發價值。 大鯢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含有50多種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皮膚含有大量膠原蛋白及表皮活性增白因子CHF,在美容方面有潛在開發價值。 在家庭、賓館、公園,大鯢可供人們休閑、觀賞。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技術與大鯢養殖前景 [閱讀率:30719] | 04-24 |
娃娃魚是大鯢的俗稱,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大鯢除新疆、西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未見報道外,其余省、自治區都有分布,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陜西等省為多。大鯢喜陰怕光,生長速度較慢,在野生條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體重達500克以上,在人工條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達到商品規格。并且,大鯢人工繁殖較為困難。因此,養殖很不普遍,僅限于江蘇、湖北、廣東等地的少數養殖場。但近年來,娃娃魚的養殖受到廣泛的重視,是很有潛力的名特優養殖品種。 一、養殖地的設計與建造 根據娃娃魚獨特的生態習性,在養殖池設計時要考慮適于娃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改變大鯢食性的探討 [閱讀率:14699] | 12-01 |
作者:杜琦 王福剛 陳碧霞 曾慶民 曾志南 來自:動物學雜志摘要:本文報道對大鯢進行馴化,其食性從攝食淡水水生動物改變為攝食產魚、蝦。投喂海水魚類最高餌料利用率達95.2%,餌料系數1.87-4.02。海水魚類和淡水魚類混喂試驗表明,對海水魚類的攝食率68.9%,淡水魚類是60.8%。從試驗得出結論:在沿海地區用低值的海產魚類代替淡水水生動物喂養大鯢,大鯢生長快,餌料系數低,經濟效益明顯。 關鍵詞:大鯢,食性,飼料系數 大鯢(Andrias davianus )生活在我國長江、黃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海拔高度為200-1000米,年平均水溫多在5-25℃。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大鯢食性分析 [閱讀率:13480] | 12-01 |
關鍵詞:陜西,大鯢,食物 Key words:Shanxi,Andrias davidianus, Food 大鯢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國分布較廣、體形較大的有尾兩棲類,是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分析大鯢的食性可為人工養殖和保護大鯢提供資料。1985年10月—1988年3月,作者對大鯢的食性做了觀察和分析,現整理報道如下。 方法 1985年—1988年,共采集大鯢標本71尾。每年除1—2月氣溫低河水凍結,無法采集標本外,其余3—12月份每月均可采到標本3—5尾。把采到的大鯢立即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并在腹腔內注射福爾馬林液。然后解剖大鯢的胃,取出胃容物分檢并稱重。由于捕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大鯢)飼養水質狀況分析 [閱讀率:16957] | 12-01 |
作者:劉鑒毅 肖漢兵 林錫芝 來自:淡水漁業大鯢(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國珍稀二類保護動物。為了保護和增殖這一野生種類資源,我們先后從產區引進了幾批大鯢在江漢平原區進行馴養。通過幾年觀察,發現水質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鯢的成活率和生長發育。本文系統介紹了大鯢飼養池各理化因子的周年狀況,并參考國內外其它珍稀水生動物的飼養水質指標,首次提出大鯢飼養的水質標準,為今后大鯢規模進行大鯢引種馴化提供水質管理技術參數。 材料與方法 1.材料為大鯢,地下室內飼養。選擇II號小規格池和III號親本池作為試驗池,II號池放養時81尾,平均體重282.5g,III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大鯢)的人工養殖與資源保護 [閱讀率:14733] | 12-01 |
作者:陳金生 高少波 唐會元 黃安祥 楊武學 馬振偉 楊春成 摘要:報導了河南省嵩縣大鯢的人工養殖及對野生大鯢資源的保護情況。通過搶救性收集與養殖,現存池大鯢已達1578尾,獲得了從養殖設施到日常飼養管理的系統資料;在此基礎上開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過政策宣傳與監督管理,對防止野生大鯢在該地區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義! £P鍵詞:大鯢;人工養殖;資源保護 大鯢(Andrias davidianus)屬兩棲綱(Amphibia)有尾目(Vrodtla)隱鰓鯢科(Cryptobranchidae),俗稱娃娃魚,屬我國二類野生保護動物。大鯢主要分布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大鯢)養殖之成鯢階段的培育技術 [閱讀率:12355] | 12-01 |
娃娃魚苗(鯢苗)生長期在12~16個月期間,個體長度一般在20~30cm,體重在30~100克,原有的外腮,會逐漸隱褪,由腮呼吸為主轉變為以肺呼吸為主,皮膚為輔助呼吸,此時鯢苗已進入成鯢階段,成鯢階段的管理與飼養遠比稚鯢幼鯢容易得多,但其基本的生態因素還是應該盡量地符合其生物學特性。 、 成鯢池可適當地放大至3~5m2,每平方米可放養10尾左右,水深一般為8~10cm,水質清新無污染即可,此時 大鯢攝食溫度在14~24℃之間,以20±0.5℃溫度攝食最旺盛,生長速度也更快,一般生長旺期是4~6月,10~12月期間。 、 飼料 成鯢的飼料范圍非常廣泛,一般動物性餌料均可,但必須注意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大鯢)親本的飼養與培育技術 [閱讀率:12421] | 12-01 |
娃娃魚養殖技術 大鯢養殖技術 大鯢為肉食動物,在野外大鯢主要捕食螃蟹、蛙、小魚、蝦、螺以及其它水生昆蟲等,人工馴養大鯢的常規飼料是魚塊、蝦、蛙等。從經濟性比較,投喂白鰱魚塊較為合算,也可適當投喂一些鰲蝦(去腳)泥鰍或青蛙等。 投喂方法:將飼料除去不可消化的魚骨、刺進行投喂,投喂時可將魚塊用鐵絲串在大鯢頭口前擺動誘食,也可在每日傍晚直接將飼料投喂入池。飼料投喂后,如果次日還未吞食,則將剩餌撿出,以防殘餌腐爛變質,污染水質。 投喂量與頻率:大鯢的攝食量一般相當于體重的3-5%,其攝食頻率,一般冬季為3-7天攝食一次(水溫在10-18℃),春季為2-5天攝食一次(水溫在14-19℃), [查看詳情] |
記湖北省當陽市娃娃魚(大鯢)養殖專業戶王文 [閱讀率:15635] | 12-01 |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經歷豐富、有膽識,是個干大事的人。接觸后,給人的感覺是敢想敢做、歷經磨難,終于可以修成“正果”的創業者。他就是當陽大鯢養殖專業戶王文。 1998年6月,王文在當陽物資局下崗,他沒有自暴自棄。用下崗買斷的補助金和找銀行以及親朋好友借貸資金80萬元在長坂路臨街租賃門面經營機械產品。在經營機械產品的7年時間,王文賺到了第一桶金。 2006年,中國長江水產研究所想在周邊地區找一個基地進行大鯢養殖。王文通過朋友結識中國長江水產研究所大鯢養殖實驗站站長陳清后,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陳清被王文的真誠和創業的精神所折服,最終達成協議,沒有技術,大鯢養殖實驗站免費派人來傳授;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親鯢冬、春季管理技術 [閱讀率:12305] | 12-01 |
親體培育要結合它的生殖生理學、性腺發育規律等生物學知識科學培育。親鯢產后的冬、春季培育管理決定著翌年精卵巢能否正常發育。大鯢性腺發育規律是每年3-4月份開始發育,8-9月份性腺普遍發育成熟,在條件適當的情況下即科進入產卵、受精階段,因此從當年的9-10月份開始至翌年7-8月份即為大鯢親體繁育的重要培育階段! ∫、冬季大鯢親體的培育 大鯢在產后即進入了體質最為虛弱的階段,需要補充大量營養,以迅速恢復體質,加快精卵巢退化與吸收,同時蓄積脂肪能量準備越冬,因此該階段管理應注意控制的事項:1、溫度:一般應控制在18-22℃之間,盡可能延長親體旺盛的進食周期。2、餌料:投喂時應注意①加大食料的投放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剛開口的大鯢苗娃娃魚苗吃什么 [閱讀率:19145] | 12-01 |
蝌蚪期的大鯢苗就是剛開口的大鯢苗, 吃什么呢? 經過我們多年研究發現: 大鯢從小苗剛開口吃東西時起, 經過變態( 由鰓呼吸變為肺呼吸) , 到成體最后老死為止, 終生都是肉食性的, 大鯢不是幼體階段吃浮游生物和水草, 成體階段轉向肉食性。大鯢不是從草食性轉變成肉食性的動物, 而是從小到老都是肉食性的, 只是食物的體型大小不同。例如剛開口的大鯢苗喜愛選擇體型小的食物( 指搖蚊蟲、蜉蝣幼蟲等水生昆蟲的幼蟲) ; 成年大鯢愛吃體型大的食物( 指魚、蛙、蛇、鳥、鼠) 。 朋友知道了剛開口的大鯢苗愛吃搖蚊幼蟲和蜉蝣幼蟲后, 就避免了某些誤導, 但是到何處能找到搖蚊幼蟲或蜉蝣幼蟲呢? 現介紹三個方法 [查看詳情] |
娃娃魚(大鯢)工廠化養殖的日常管理技術 [閱讀率:12809] | 12-01 |
1.做好娃娃魚(大鯢)攝食的記錄,建立詳細的攝食、生長檔案,每月稱重1次,以便及時調整投喂量和掌握娃娃魚(大鯢)增重情況。 2.調控水溫與室溫,每天測量水溫,在夏秋季節的高溫階段一定要調整水溫與室溫在25℃以下。實際證明,水溫超過25℃對大鯢的攝食、生長以及發育帶來副作用。 3.養殖池要做好排污、換水工作,勤觀察大鯢的生長情況,同時注意做好防盜、防止大鯢逃逸等工作。 4.做好各項記錄,及時匯總并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某一生產環節的調整措施。 5.做好預備池、過濾設備的監護和管理,及時撈除水中的雜物及洗刷過濾設備,防止堵塞現象的發生。 大鯢疾病的防治 在工廠化流 [查看詳情] |
大鯢(娃娃魚)產業化的開發 [閱讀率:13855] | 11-12 |
作者:陳云祥 摘 要:如今,大鯢的人工養殖、人工繁殖如火如荼,養殖規模和數量急劇增長。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養殖技術千差萬別,人工繁殖技術參差不齊,加工企業少,無批發交易市場,銷售渠道不健全,無龍頭企業等;解決方法為建立大鯢的苗種基地,保種供應;增加科研投入,加強相關科學研究;建立"政府+公司+技術+基地+農戶"的模式;開辟精深加工新途徑;擴大大鯢用途領域;完善保障體系,確保大鯢產業可持續發展。關鍵詞:大鯢;娃娃魚;產業化;開發 大鯢,別名娃娃魚,屬于有尾目、隱鰓鯢科,大鯢屬,學名為Andrias davidianus。 大鯢是現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最長可超過1米。頭部扁平、鈍圓 [查看詳情] |
前景廣闊的娃娃魚養殖業開發 [閱讀率:13283] | 11-12 |
娃娃魚學名大鯢, 是現存兩棲類動物中較為原始的種類之一,僅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及黃河, 珠江中下游的支流中和日本本州南部及四國、九州。 產于我國的中華大鯢體型較大(體重可達30公斤以上),花色多樣, 為全球特有種類,我國二類保護動物,是集科研、 觀賞、藥用與美食為一體的特種經濟動物, 其野生資源日益衰退、大力發展人工養殖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 [b]一、娃娃魚的養殖現狀[/b] 目前, 我國的娃娃魚養殖業還處在剛起步的試驗階段,飼養大都分散在研究所的實驗室里進行。 由于研究經費不足和該動物的獨特生理和生活習性, 使不少攻狀項目和課題中途夭折, 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家很少,幫形成大規 [查看詳情] |
娃娃魚人工養殖技術 [閱讀率:18572] | 11-12 |
[b]1、大鯢養殖池的設計建造[/b] 自然界大鯢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區溪流中,有喜陰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臟的特點,人工建造大鯢養殖池最好應仿照大鯢自然界的生活狀況等來進行。 1.1養殖場址的選擇要求 1.1.1水資源要求 根據我所多年采水樣分析結果表明,大鯢養殖對水的總體要求是:水源充足,無毒無害,符合漁業用水標準。具體在水源上,以山區溪流水、水庫水、地下水等清、涼、活水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溫上,應嚴格控制在0~28℃以內,以10~22℃為好;在水質上,要求溶氧豐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總硬度和總堿度及氯化物、硫酸鹽、硅酸鹽、氨態氮 [查看詳情] |
娃娃魚人工養殖實用技術 [閱讀率:15331] | 11-12 |
[b]一、養殖地的設計與建造[/b] 根據娃娃魚獨特的生態習性,在養殖池設計時要考慮適于娃娃魚的生活習性和生長發育的生態環境! 。ㄒ唬B殖池結構 娃娃魚養殖地為兩種,一種為露天養殖池,一種為人防工程及地下室養殖池。其結構為磚、水泥、石頭、混凝土結構。具體結構要求是: 1。池壁結構 娃娃魚養殖池池壁要求是:①截止水,使之不漏水;②安全牢固,能承受池壁四周士的壓力及池水中的壓力,池壁不沉陷;③要有防逃設施;④價格便宜! ⊥尥摁~養殖池壁一般用方塊石頭、磚或混凝土砌成,水泥嵌縫,池壁要用水泥漿抹平滑或貼瓷磚! 〕乇陧敹艘蛩麅壬斐10厘米,以防娃娃魚逃跑! 2.池底結 [查看詳情] |
娃娃魚人工養殖技術 [閱讀率:14026] | 11-12 |
[b]生活習性[/b] 娃娃魚多生活在山間溪河的陰涼水域中,棲居石孔石隙,活動吃食常在夜間,白天一般隱匿在巖石孔洞內,食餌主要為水生昆蟲、魚蝦、螃蟹、青蛙等(其他動物肉類也吃)! ⊥尥摁~幼小時,其頭前頸部兩側長有3對須枝狀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約3年左右,幼體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肺取代。這類動物隨著地理條件的變化和影響,目前僅保存下來隱鰓鯢科三個種! 〕绹腿毡緰|部有分布外,主要產地有我國,全國十七個省區皆有,尤以長江、黃河、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地溪河中為多。較長時間來,由于對天然資源的保護措施不力,加上人工捕捉量大,致使娃娃魚這一我國特有的水產資源嚴重衰退,有些產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如何飼養娃娃魚 [閱讀率:14360] | 11-12 |
一、娃娃魚的生活習性 娃娃魚喜陰暗、清涼、流動的摸水環境。它的食性廣泛,幼體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為食。隨著個體長大,逐漸捕食蝌蚪、青蛙、魚,蟹,甚至連水鳥、羊肉都可為食。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大娃娃負還吞食同類幼體。娃娃魚性情較兇猛,口腔大,上下有三排牙齒,掌握不好,它會行兇咬人。 二、娃娃魚的飼養方法 (一)具備良好的水體環境:含堿量大的水或混濁水,對娃娃魚的危害性極大,所以水質要清潔。水溫以14~18℃為適宜,水深以30cm為好。 (二)修建陰暗的洞室:需用片石、水泥砂漿砌成拱洞,如水源好的防空洞也可利用。拱洞大小按飼養規模來決定。拱洞規格一般為:長30m,寬4.5m,高2.5m。 (三) [查看詳情] |
娃娃魚的經濟價值與資源保護 [閱讀率:12132] | 11-12 |
娃娃魚,又名大鯢,是一種珍稀名貴野生動物,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同時,娃娃魚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的規定,“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經其批準”。本刊發表娃娃魚養殖技術講座,旨在遵守國家法規,合理利用娃娃魚資源,作者金立成,高級工程師,多年從事娃娃魚繁殖技術研究和開發,現任武漢永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湖北省大鯢馴養繁殖技術研究專家組專家。本講座將分別介紹娃娃魚的開發前景、生物學特性、養殖場建設、人工繁殖、幼體養殖、成體養殖、病害防治等技術及真假娃娃魚的鑒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之水霉病腸炎病爛尾病綜合防治技術 [閱讀率:25876] | 10-27 |
大鯢(Andrias davianus),俗稱娃娃魚,屬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為我國特有的大型兩棲動物,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藥用價值。近年來,大鯢作為一種新開發的名貴水產動物,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從事大鯢的人工養殖,但人工養殖的大鯢由于技術不到位;几鞣N疾病,造成較大的損失。其中大鯢常見病害有水霉病、腸炎病、爛尾病,“三病”死亡率可達40%~90%,因此,要堅持“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作者根據多年養殖大鯢的經驗,采用綜合防治技術,治療率達90%以上,現將具體技術介紹如下,供廣大養殖者參考! b]一、大鯢感染水霉、腸炎、爛尾的危害癥狀[/b] 1、水霉病主要癥狀:觀 [查看詳情] |
馴養繁殖娃娃魚應注意的若干環節 [閱讀率:18244] | 10-27 |
大鯢屬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它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藥用價值。對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馴養繁殖,國家采取鼓勵的政策,同時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河南省三門峽市市轄區盧氏縣是河南省大鯢自然保護區之一,境內大鯢分布廣泛。儲量豐富。1995年以來,三門峽市在盧氏、靈寶建有大鯢繁養場2個,通過5年多的馴養,摸索出了一些經驗,F就我市養殖大鯢的實踐,談談馴養繁殖大鯢應注意的若干環節: l.先取得馴養繁殖許可證,再按照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馴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應當持有許可證!端吧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成功了還盼什么? [閱讀率:15267] | 10-02 |
7年前,漢中城固的戴銘恒花光自己所有的積蓄,在秦嶺南坡上鑿了一個570多米長、7.5米寬的大山洞,在那里,他完成了一件延續一個物種生存的大事——活化石娃娃魚的人工馴養與繁殖,被人們稱為陜南的“娃娃魚之父”。 7年后,戴銘恒不是忙著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就是在全國各地叫賣自己的娃娃魚。在戴銘恒們的帶動下,這個擁有億萬財富的山洞聞名全國,漢中也走上娃娃魚復興之路,成為全國最大的娃娃魚養殖基地。 從5千尾到50萬尾:個體馴養的奇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處秦嶺以南的漢中是全國野生娃娃魚大鯢最大原產地和優生區。漢中僅城固一縣就擁有野生娃娃魚(學名大鯢)15萬余尾,陜西外貿尚在組織娃 [查看詳情] |
娃娃魚的養殖技術 [閱讀率:16371] | 10-21 |
娃娃魚是大鯢的俗稱,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大鯢除新疆、西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未見報道外,其余省、自治區都有分布,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陜西等省為多。大鯢喜陰怕光,生長速度較慢,在野生條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體重達500克以上,在人工條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達到商品規格。并且,大鯢人工繁殖較為困難。因此,養殖很不普遍,僅限于江蘇、湖北、廣東等地的少數養殖場。但近年來,娃娃魚的養殖受到廣泛的重視,是很有潛力的名特優養殖品種。 一、養殖地的設計與建造 根據娃娃魚獨特的生態習性,在養殖池設計時要考慮適于娃 [查看詳情] |
養娃娃魚帶來的幸福生活 [閱讀率:17350] | 10-10 |
眼前的這條頭扁口寬,長有四肢的兩棲動物就是人們常說的娃娃魚。而這條娃娃魚,通體金紅色,重達90多斤,不論是在野生環境還是人工養殖中都十分罕見! ∮浾撸骸斑@條魚咬人嗎?” 蘭洪明:“咬人,咬到人不得了,你看它嘴巴多大!薄 ∵@個擺弄娃娃魚的人叫蘭洪明,貴定縣娃娃魚養殖場就是他投資興建! ⊥尥摁~是肉食性動物,長有鋒利的牙齒,非常兇殘。像這么大的娃娃魚能把人的手指咬掉。盡管如此,蘭洪明還是多次擺弄,向記者炫耀他這條罕見的娃娃魚! ∮浾撸骸斑@條魚值多少錢?” 蘭洪明:“出再高我也不賣它!薄 √m洪明養殖娃娃魚已有10年的歷史,他不僅掌握了娃娃魚的養殖技術,還摸透了娃娃魚的生活習性! √m洪 [查看詳情] |
娃娃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15800] | 02-08 |
大鯢,俗稱娃娃魚,為我國所特有,故又稱為中國大鯢,是世界上最大的珍貴兩棲動物。在食用、藥用、觀賞、科研等方面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由于它的經濟價值很高,導致大量非法捕捉販賣,同時隨著礦場的開采、森林的砍伐,使野生大鯢天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存量極少。因而我們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著手人工養殖娃娃魚,到2000年底,已取得豐碩成果。 一、養殖場地的建設 1.養殖場地的選擇 養殖場的水源為無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質清潔,水溫適中(長年水溫保持在4~25℃),環境幽靜,氣候涼爽。 2.養殖池的設計與建造 我們是用模擬生態的方法設計養殖池。池子用磚塊砌成,用水泥抹面。每個池子面積40米2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