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死魚成百上千條,鱖魚這個“病毒病”真強! [閱讀率:149] | 03-21 |
要說鱖魚養殖最怕遇到什么病,那么非“病毒性出血”不可,又稱為“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該病主要是由虹彩病毒引發。[imG]upload/article/a2023032122090665.jpg[/imG]根據以往的病例來看,該病發病急,傳染快,死亡率高,早期的時候可能一口塘每天能死個十幾尾,然而1周左右,就會迅速爆發,死亡率克達到成百上千條,甚至嚴重的塘口可能會全軍覆沒。外部條件變化以及應激是疾病爆發的誘因,帶有病毒的鱖魚在發病季節對于外部刺激比較敏感,特別是在季節交替、水質變化、氣溫忽高忽低、晝夜溫差大的時候,魚體應激嚴重,體質下降,就會導致病毒病高發。一般出現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白露時節,投喂魚仔后加重鱖魚腸炎 [閱讀率:5816] | 11-25 |
[病例619]廣東中山阜沙鎮一鱖魚養殖池塘(圖1),面積4畝,水深1.5米,配備4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1臺水車式增氧機。2021年7月初,入塘2萬尾鱖魚苗,規格5cm/尾,入塘10-20天后,發現魚苗規格差異明顯。 9月6日,水溫32℃,出現零星死亡,檢查兩尾病魚,鏡檢鰓部無寄生蟲,爛鰓,解剖病魚有腹水,肝臟發白,腸道有積液(圖2)。外潑“永樂碘”1.5畝/瓶+藥物A(1包/畝)+藥物B(1包/畝)+“三黃散”1包/畝。 9月9日,水溫32.3℃,死亡10余尾,存塘量約6000斤。鱖魚規格差異大(圖3),大規格0.5斤/尾左右,小規格幾百尾/斤,當天投餌料魚2000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網箱養殖鱖魚馴料后大量發病死亡 [閱讀率:7166] | 11-18 |
[病例618]廣州番禺區海鷗島一鱖魚養殖池塘,面積4畝,平均水深2米(圖1),網箱養殖鱖魚苗,馴化飼料,每個網箱6*6米,水深2米,配備4個增氧底盤,2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 8月21日,晴,放苗2萬尾,160尾/斤,放進其中3個網箱,每個網箱約6000尾。魚車上隨機撈取3尾魚苗常規檢查,鏡檢鰓絲疑似有大量寄生蟲卵(圖2),能觀察到蟲卵內部在緩慢運動,解剖見肝、脾、腎無明顯異常。3尾魚苗用95%的酒精保存寄回公司研究所做病毒普通PCR檢測,結果顯示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MBV)呈陰性。下午使用復合碘1瓶消毒。 8月22日,個別魚苗游塘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消毒及氣泡病加重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死亡 [閱讀率:15862] | 03-19 |
[病例584]湖南常德市鼎城區中河口鎮一口鱖魚養殖池塘,面積11畝,水深1.6m,沙底,配備1.5kW葉輪式增氧機5臺(圖1)。2020年6月30日放苗3.7萬尾,規格3~4cm/尾,從廣東江門采購的苗種,由于長途運輸途中缺氧,魚苗下塘后3天內死亡約9000尾,使用碘制劑消毒,之后幾天未再死魚。 7月16日,陰,氣溫23~28℃。下午4:30使用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質pH值8.0、氨氮0、亞硝酸鹽0.1mg/L;哈希溶氧儀檢測溶解氧8.3mg/L。鱖魚“追魚”較好,下風口查看糞便性狀良好,未發現明顯異常。 7月18日晚,起北風,氣溫驟降至14~22℃。 7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鱖發病死亡,檢出蛙虹彩病毒 [閱讀率:11716] | 11-03 |
[病例568]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三洲一桂花魚養殖池塘(圖1),面積4.5畝,水深2米,配置4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5月28日放苗2.8萬尾,規格3-4cm。7月下旬規格3~5兩/尾。 2020年7月20日開始每天死亡2-3尾,之后死亡量逐漸增加。 7月30日死亡30尾,死亡量繼續增加。外潑殺菌抑菌藥物A+B。 8月3日,外潑殺菌抑菌藥物A+C。 8月6日,外潑殺菌抑菌藥物A+C+D。 8月9日,外潑殺菌抑菌藥物C+中藥。 8月15-19日,死亡約200尾/天。18日和19日使用某公司藥物諾卡輪管凈。 8月20 [查看詳情] |
淺談鱖魚飼料的營養需求和配制技術 [閱讀率:38163] | 10-28 |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提起鱖魚,不禁讓人想起唐代詩人張志和的這首詞,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捕撈和食用這條名貴淡水魚了。[imG]upload/article/a2020102810515420.png[/imG]1、鱖魚養殖業的發展現狀鱸鱖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用魚類,有著廣泛的消費基礎,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消費升級的品種。這幾年,作為外來品種的加州鱸,在人工配合飼料上取得了突破,養殖區域與規模不斷擴大,整個產業面臨大的發展機遇。在加州鱸取得大的突破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鱖魚。相對于加州鱸,作為本土品種的鱖魚,有著更廣泛的養殖與消費基礎。我國鱖魚養殖從以天然捕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鱖鰓絲嚴重潰爛,大量死亡 [閱讀率:9140] | 10-22 |
[病例567]廣東省肇慶市鼎湖沙浦鎮一口14畝的鱖魚養殖池塘,7臺1.5kW水車式增氧機,2020年5月放鱖魚苗6萬尾,養殖到8月下旬,規格約200-300g/尾,池塘經常換水,周邊很多加州鱸養殖池塘。8月上旬正常投喂,每次投喂約3000斤鯪魚仔,3天投喂1次。8月11日由于魚仔池塘數量多等原因,單次投放7000斤魚仔到鱖魚池塘,當時鱖魚吃食很猛,池塘水面飄浮很多糞便,水變濁。8月13日,鱖魚出現追魚差,池塘水面可見幾尾游水的魚,之后死亡量開始增加,每天死亡200-300尾。 8月16日,取2尾發病魚,觀察體表無明顯異常(圖1),檢查見鰓絲上有大量不規則白點(圖2),當地俗稱“燒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桂花魚感染卵甲藻的處理 [閱讀率:9410] | 09-24 |
[病例563]廣東佛山九江鎮新龍村一口桂花魚養殖塘,面積4畝,水深2米,3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8年9月2日,投放桂花魚苗30萬尾,平均規格3cm/尾。 9月10日,桂花魚出現黑身(圖2)、紅嘴、突眼、游水、“停尸”等癥狀,水色灰綠色,稍渾,下午16:30使用水質快速測試盒測水質指標:氨氮0.2mg/L、亞硝酸鹽1.5mg/L、pH值8.4;?厝苎鮾x測溶解氧7.4mg/L,水溫28.6℃,飽和度94.3%。鏡檢病魚體表、尾鰭、鰓部均寄生大量卵甲藻(圖3),水中藻類以柵藻為主,有輪蟲。 9月11日,開始出現死魚。早上8:30,水色綠渾,檢測水質指標 [查看詳情] |
國內鱖魚養殖及疾病防控研究現狀 [閱讀率:23564] | 09-21 |
摘要:近年來,鱖魚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市場需求增加,養殖區域及產量日益增長。鱖魚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imG]upload/article/a2019092111460639.jpg[/imG]鱖魚(Siniperca chuatsi)屬鱸形目、真鱸科、鱖屬,又稱桂花魚、鱖花魚等,是一種特產于我國的肉食性底棲兇猛魚類,廣泛分布于我國江河湖泊,但主要是集中在長江中下游水域。由于鱖魚終生攝食活餌,因此養殖難度較大,隨之而來的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價值。在當前我國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與水資源大環境背景下,科學化、高密度和健康的人工養殖是大勢所趨。目前,鱖魚營養需求、人工飼 [查看詳情] |
今年八九月份鱖魚養殖病害案例分析 [閱讀率:14504] | 09-17 |
今年華南地區8-9月份臺風雨水多,特別“白撞雨”突降,對池塘養殖動植物都有很大的應激影響,長期極端天氣影響,池塘水質問題逐漸增加,加上天氣的不穩定更加難處理。[imG]upload/article/a2019091717491030.jpg[/imG]近期桂花魚池塘亞硝酸鹽和氨氮長期爆標今年的桂花魚養殖亞硝酸鹽問題也是比較頭疼的,以往亞硝酸鹽用產品降解也是比較容易的,但今年天氣問題效果也不夠理想,有些能降但3-5天就反彈了。[imG]upload/article/2019091717492315.jpg[/imG]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底。長期亞硝酸鹽高對桂花魚養殖有什么影響呢?亞硝酸鹽長期高 [查看詳情] |
鱖魚出血病的防控案例分享 [閱讀率:16406] | 09-17 |
在經歷漫長夏天30℃以上的高溫,終于迎來了涼爽的秋天?山衲甑那锾祜@得那么格外的蕭瑟,涼的不僅是天氣,而是整個養殖行情,四大家魚行情低迷,豬瘟泛濫,不少養殖老板面臨虧損,甚至破產的局面。 但也有不少老板本著深愛農業的精神,“跨行不跨業”,重振旗鼓,投入特種水產的養殖,,江西省進賢縣杜老板便開啟養殖鱖魚之路,面積不大,8畝,先慢慢熟悉養殖技術,明年再準備擴大規模做鱖魚精養基地。 杜老板養殖觀念還是比較靠前,平時改底調水產品也沒少用,但始終是第一年養殖鱖魚,自己沒有什么技術,在2019年8月24號出現了大批量死魚的情況,電話給當地經銷商反應死亡量在40~50條左右,亞硝酸鹽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刮魚缺氧,鱖魚苗發生神經壞死病毒病 [閱讀率:14449] | 08-29 |
[病例515]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一鱖魚養殖池塘(圖1),面積4畝,水深1.5米,配備3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和1臺水車式增氧機。2019年7月23日放苗1.6萬尾,規格5~6cm,當天在苗場刮魚收網時有大量“吐魚”現象,懷疑是缺氧導致。 7月25日,白撞雨,水溫31℃,大量魚苗上浮,開始出現零星死亡,約8-10尾,解剖發現有腹水,使用某廠家碘制劑、恩諾沙星和三黃散治療。 7月26-27日,高溫悶熱,水溫31℃,每天死亡量100-200尾,2天都外用中藥穿心蓮、板藍根各5斤/畝潑水,治療效果不明顯。 7月28-29日,高溫白撞雨,水溫31℃,死亡200尾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鱖“睡覺魚”細菌和神經壞死病毒混合感染 [閱讀率:13034] | 08-22 |
[病例514]廣東珠海橫山一老板養殖鱖魚,池塘面積7畝(圖1),水深1.5米,2019年7月30日放苗1.6萬尾,規格2-3cm,投喂鯪魚仔。 7月31日,有魚苗水面漫游或停滯,不追魚吃,當天取6尾發病魚從肝臟接種至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基(TSA),進行細菌分離培養,在30℃室溫條件下培養16小時,6尾魚都長出優勢菌落(圖2),分離菌藥敏試驗結果對“出敗康”敏感(圖3)。 8月1日,早上在下風口出現100-200尾魚苗在水面漫游或側身停滯(“睡覺魚”),嚴重黒身(圖4),“收肚”明顯;用“速解安”+“激活”處理1次。 8月2日,池塘情況與前一日相同 。 [查看詳情] |
【淡水魚專題】鱖“睡覺病”的初步調查和防控建議 [閱讀率:14789] | 08-16 |
鱖魚是珠三角地區池塘養殖的重要淡水名貴魚類,近5年的商品魚價格都保持在30元/斤以上,特別是今年價格持續上漲,7月份晚鱖的價格已經超過50元/斤,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價位,養殖利潤相當可觀。在此背景下鱖魚的病害也更備受關注,今年在鱖魚主養區均發生了一種以在水面“睡覺”為主要癥狀的鱖魚疾病,大家習慣上稱“睡覺病”或“睡覺魚”,池塘發病率較高,有的發病池塘處理不合理死亡率很高,嚴重的超過50%,引起養殖業者一定程度的恐慌。對“睡覺病”的病因大家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不動桿菌引起的細菌病,有的認為是重金屬中毒引起,也有人認為是藥物使用不合理引起的刺激和中毒。利洋公司技術部和研究所的技術人員7月29日至8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鱖“睡覺魚”檢出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 [閱讀率:14127] | 08-15 |
[病例51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一口鱖魚養殖池塘,面積5畝(圖1),2019年7月22日放鱖魚苗3.3萬尾,規格4cm左右,放苗時外用 “激活”抗應激,投喂鯪魚仔。 放苗之后多為白撞雨天氣,水溫大約29~32℃,一直沒有調水穩水,也沒有用過其他藥物。 7月27日,發現少量桂花魚苗不吃魚仔,“收肚”明顯,有部分魚上浮平游,之后在水面側躺,養殖戶稱為“睡覺魚”;用“優肽”1瓶/畝處理一次。 7月28日,不追魚吃,少量死亡; 7月29日,死亡約120多尾; 7月30日,水溫30℃,死亡約120尾; 7月31日,中午水溫30. [查看詳情] |
今年超火的鱖魚,如果想養,你一定要知道這些信息 [閱讀率:22799] | 08-06 |
文 | 圖 鄂州海大江夏團隊 熊威 曾敏鱖魚養殖風,盛行! 由于2018年鱖魚價格飛漲,而四大家魚價格低迷,2019年鱖魚全面跟風養殖,導致2019年鱖魚養殖盛行。目前鱖魚價格標鱖已達50-55元/斤(偏大鱖魚40元/斤),更是促進客戶熱情與積極性。然而許多客戶對鱖魚養殖技術并不懂,目前失敗的已有不少,許多客戶養到最后雖然是看不到魚死,但最終卻是鯪魚沒有鱖魚也沒有,不懂技術的,即使養殖行情價格再好最終也只會落到虧本的下場。在這種跟風養殖的形式下,對技術學習尤其重要。[imG]upload/article/2019080623290183.jpg[/imG]鱖魚,是一條什么樣的魚?平 [查看詳情] |
鱖魚池塘渾水的處理建議 [閱讀率:16803] | 07-23 |
近來各地區普遍降雨量都比較大,很多魚池水發渾,天氣放晴用了不少調水的產品,水顏色就是不轉綠。[imG]upload/article/a2019072316132472.jpg[/imG]溫馨提示:1、桂魚不是不需要肥水,肥水肥的是藻類,也不是說下肥就是使用氮肥,肥水是培養水體中藻相和菌相,穩定ph值,提高池塘水體的溶氧。2、肥水不僅能促進浮游動植物快速繁殖,藻類可以折射光線,加速池塘底部的氧化還原,為桂魚提供了覓食和活動的環境。3、肥水可以修復池塘的生態環境,促進桂魚的攝食,降低餌料系數。4、肥水是養殖成功的基礎,施肥所提供的充足碳源和氮源使微生物能大量增殖,維持了池塘生態平衡。 案例分析: [查看詳情] |
鱖魚怎么養殖?需要什么樣的養殖條件?這些要多注意! [閱讀率:41072] | 06-19 |
[imG]upload/article/a2019061918151698.jpg[/imG]鱖魚在宴席上出現的比較頻繁,一般的做法就是清蒸,不需要過多的調料,味道就非常的鮮美。體質不好或者營養不良的人群多吃鱖魚是有益的,而且鱖魚含有的熱量很少,吃起來也不會發胖。鱖魚還有一個名字叫桂花魚,它喜歡水草茂盛的水里,在國內分布的也是比較廣,但是數量不是很多。鱖魚屬于淡水魚類中的名貴種類,價格也是比較的昂貴,養殖鱖魚的收益空間還是不錯的,所以鱖魚的養殖規模也是不斷的在擴大。鱖魚的魚苗價格也是不便宜,要是提供的養殖條件不好就會發生死亡,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那么養殖鱖魚需要什么樣的養殖條件?鱖魚是生 [查看詳情] |
廣東清遠鱖魚養殖三原則——虎頭,豬肚,豹尾 [閱讀率:12119] | 06-17 |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漁業捷足先登,先行一步,在構成農業諸多細分產業中,漁業是商品化生產最早和市場化經營程度最徹底的行業,在資源和要素最優化配置中,市場機制起了決定性作用,其結果是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和區域化布局,最終形成了一系列集中產區,其中之一就是清遠市,該市水產養殖從業者按照一條魚工程要求,積極實施一鄉一品和一鎮一業發展戰略,把該市的清城區、清新縣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鱖魚養殖主產區,讓鱖魚成為展示該市漁業發展新成就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古人做學問講三法,即破題、立意、著文章。根據傳統的八字養魚經,即水、種、飼、密、混、輪、防、管,清遠市鱖魚養殖業者把生產經營的突破口放在“密”字上,實施合理密 [查看詳情] |
老百姓消費升級,鱖魚市場需求量增加,未來鱖魚養殖前景很大 [閱讀率:10458] | 06-17 |
鱖魚在分類上屬鱸形目、鱸亞目、鮨科、鱖屬,又稱桂花魚、季花魚、花鯽魚、鱖魚、鱉花等,是一種名貴淡水魚類。鱖魚生長快,肉潔白、細嫩而鮮美,無小刺,被譽為“淡水石斑”。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鱖魚市場日益走俏,鱖魚身價倍增,野生鱖魚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發展鱖魚人工養殖前景越來越廣闊。那么現在來看看鱖魚養殖方法吧。一、成本和利潤目前早鱖新魚陸續上市,價格依然強勢,8兩以上標準規格33-35元/斤。鱖魚養殖成本中最大的是餌料魚投入,占到總開支的80%以上,相同行情餌料魚成本控制越低,鱖魚養殖利潤就會越高。不過,由于市場上餌料魚投喂的餌料不同,導致鯪魚仔的肉質和品質的差別較大,連鎖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桂花魚體表、鰓部感染膚孢蟲死亡 [閱讀率:15613] | 04-18 |
[病例497]廣東省佛山市三水鎮有一口桂花魚養殖池塘,周邊養殖50頭豬,池塘水面4.5畝,水深1.8米,3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圖1),放養1.8萬尾桂花魚,2017年4月規格已達到0.8-1.3斤/尾。 4月15日,出現零星死亡,15日、17日、19日客戶連續3次使用二氧化氯消毒處理,每次使用8包; 4月21日,死亡增至40多尾,池塘邊有50多尾魚游水,肉眼見游水的魚鰓部附著有白色寄生物,拿魚到其它藥店檢測,診斷為感染指環蟲,當天外潑5瓶“指環清克”(10%甲苯咪唑500g)殺蟲; 4月22日,死亡增至100多尾,用其它公司有機酸和粒粒氧解毒增氧; [查看詳情] |
提高鱖魚苗成活率,不僅要選好鱖魚苗,更要注意入池細節 [閱讀率:21810] | 03-15 |
近二年來,鱖魚市場價格一直在高價運行,養殖鱖魚逐漸成為趨勢,經濟效益還算不錯。養殖鱖魚能否成功,苗種的好壞是關鍵的一步!很多養殖鱖魚失敗的人,就敗在了這一起點上。[imG]upload/article/a2019031512065480.jpg[/imG]在鱖魚的選苗上,要從口碑、現場、體質、體形、疾病、運輸、入池等多方面入手,讓優質苗入得了池,且成活率還要有保障。一、口碑在選苗場時,首先要調查該苗場在外面的口碑。好的苗場,口碑一般差不到哪里去,也相對來說要放心很多。對對外口碑上不好的苗場,切莫貪圖便宜和方便,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否則,受損的只會是自己。二、現場現場的察看最為重要,也是關鍵必 [查看詳情] |
鱖魚孵化、水花培育操作流程,關鍵要點都在這了 [閱讀率:27943] | 01-26 |
在我國,鱖魚是一種高檔的水產品,肉多刺少,味道鮮美,易于消化吸收,廣受消費者青睞。我國80%以上的鱖魚水花產自廣東陽春,水花的年產量超過500億,市場行情較好。很多鱖魚養殖戶也想自己孵化和培育水花,筆者將其中的關鍵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大家略作參考。01親魚的選擇一般選擇4-5斤體格健壯、無病無傷的鱖魚做親魚,親本的來源以翹嘴鱖和大白花鱖為主,選擇性狀好、體型好、生長速度快的鱖魚作為親本。為防止性狀退化,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在天然水域捕撈天然的鱖魚,經過馴化后作為繁殖用的親本,至少馴化3個月,才能適應池塘和產卵池的環境,或者從國家的鱖魚原種場去引種。運回來的親魚可以使用10-20ppm的聚維酮碘 [查看詳情] |
發病桂花魚分離出遲緩愛德華氏菌 [閱讀率:22198] | 12-19 |
[病例473]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一桂花魚養殖池塘,面積4.5畝,平均水深1.4米,配備2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見圖1)。2018年7月29日一次性放規格4-6cm的桂花魚苗20000尾,投喂餌料魚(鯪魚仔),養殖到8月26日,規格達到7-10cm。 2018年8月14日,池塘中見少量游水魚,撈起游水的病魚,主要以爛身為主。 8月16日開始死魚,每天死亡20尾左右,發病期間外用“三黃散”兩次,未用其它藥物。 8月26日到該養殖池塘調查,用哈希溶氧儀測定溶解氧4.36mg/L,水溫31.9℃;用簡易測試盒測定水質指標為pH值7.5,氨氮1.5 mg/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鱖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消毒刺激造成死亡增加 [閱讀率:26193] | 11-22 |
廣東中山市阜沙鎮衛民村李老板一鱖魚塘,面積10畝,水深1.1米,1.5kW渦輪式增氧機5臺,1.5kW水車式增氧機1臺(圖1)。2017年年底放苗5000尾,約7兩/尾。 2018年3月28日之前偶爾死亡幾尾,當天死亡9尾后停止死亡。 4月6日,投放餌料魚約1000斤。 4月9日開始出現死亡,死亡量10-20尾/天, 4月9-26日,死亡量都是10-20尾/天。期間使用過中藥及消毒藥防應激。 4月27日,死亡10余尾,水質指標pH值8.1,氨氮無,亞硝酸鹽0.1mg/L,解剖魚體發現鰓絲貧血、發白(圖2),肝臟有出血點(圖3),部分 [查看詳情] |
翹嘴鱖“華康1號”及其養殖技術 [閱讀率:27898] | 11-21 |
[imG]upload/article/a2018112116504366.jpg[/imG]在魚類分類學上,鱖魚屬鱸形目鮨科鱖亞科鱖屬,其中鱖屬有兩個種,一個是翹嘴鱖,該魚生長速度快,個體大,常見為2~2.5千克,最大個體重可達50千克,是人工養殖的主要品種;另一個是大眼鱖,該魚生長緩慢,個體較小,最大個體能長至2千克。鱖魚最為突出的生物學特性是兇猛肉食性,對餌料有較強的分辨能力,終生主要以活魚蝦為食,即使是剛開口的魚苗,也要攝食其他魚類的幼苗。長大后,除食活魚外,還兼食蝦類以及蝌蚪等。目前,人們養殖的主要是翹嘴鱖。鱖魚已經完全實現了人工養殖,即從原種保有、良種選育、種苗繁育到苗種培育都能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病桂花魚分離出遲緩愛德華氏菌 [閱讀率:21673] | 11-15 |
[病例473]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一桂花魚養殖池塘,面積4.5畝,平均水深1.4米,配備2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見圖1)。2018年7月29日一次性放規格4-6cm的桂花魚苗20000尾,投喂餌料魚(鯪魚仔),養殖到8月26日,規格達到7-10cm。 2018年8月14日,池塘中見少量游水魚,撈起游水的病魚,主要以爛身為主。 8月16日開始死魚,每天死亡20尾左右,發病期間外用“三黃散”兩次,未用其它藥物。 8月26日到該養殖池塘調查,用哈希溶氧儀測定溶解氧4.36mg/L,水溫31.9℃;用簡易測試盒測定水質指標為pH值7.5,氨氮1.5 mg/ [查看詳情] |
桂花魚筍殼魚治愈無事后的一周左右,極易反彈爆發大量死魚,造 [閱讀率:30076] | 10-10 |
一年之貴在于秋!秋天是我們收成的季節。這也是盼望已久賺錢進袋的關鍵時期,卻也是“秋老虎”算賬的多事之秋!每年,珠三角8月立秋節令后,天氣的氣溫波動明顯,顯著影響著養殖的水質和水色的不確定變化,甚至惡化,加上經過多個月的飼喂,不斷增加的魚類體重和累加在底部的淤積物等都使池塘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魚類受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抵抗能力極易變差,體質經常處于低位徘徊!一不小心就會爆發大量死魚!一起看看近期發病桂花魚的各種不同情況:(PH偏低、紅眼底、肝腹水)[imG]upload/article/a2018101015155063.jpg[/imG](亞鹽超標、爆眼、白肝)[imG]upload/artic [查看詳情] |
秋老虎!鱖魚暴發性死亡處理探討 [閱讀率:24330] | 10-08 |
2018年的國慶節水產人有點心塞,微信求診不斷,鱖魚病害頻發,懷疑病毒性暴發性死亡呼聲不絕,讓人感受到南方“秋老虎”的威脅。[imG]upload/article/a2018100811341313.jpg[/imG]求診案例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案例一:水質混濁,氨氮、亞硝酸鹽高,死亡量大。鏡檢無寄生蟲,癥見爛鰓,鰓絲淡白,肝大量血出斑,十二指腸充血出血、腹水,有個別有套腸情況,腹脂黃染。[imG]upload/article/2018100811341946.jpg[/imG]案例二: 水質混濁,氨氮,亞硝酸鹽高。有暗浮游現象,鰓絲暗黑,有粘泥現象。鏡檢有大量斜管蟲侵襲。剖檢,肝壞死,腸炎 [查看詳情] |
主推新品種:翹嘴鱖“華康1號”生長速度快18.54%,個體 [閱讀率:25779] | 09-29 |
一、品種名稱翹嘴鱖“華康1號” 二、品種來源2005年從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和湖北長江中游挑選體型標準、健康無病、體重大于0.75 kg的野生翹嘴鱖1800尾(雌雄各半),構建基礎群體,保存在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宇順農牧漁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養殖基地,經過多代群體選育而來。 三、審定情況2014年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四、審定編號GS-01-001-2014 五、特征特性翹嘴鱖“華康1號”生長速度快,個體間差異小,歷年的小試和中試結果表明翹嘴鱖“華康1號”在同等養殖條件下相比普通養殖翹嘴鱖生長速度提高了18.54%以上。經過5個連續世代選育,翹嘴鱖“華康1號”依然保持較高的遺傳 [查看詳情] |
一例鱖魚苗藻類引起的大面積閉口消瘦的處理參考 [閱讀率:22050] | 09-08 |
近期微信用戶上傳求診視頻及圖片得知,鱖魚苗出現一種大面積閉口消瘦的怪病。根據調查發病池塘水質及病魚鏡檢情況懷疑,是一例較少見的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或鰓組織而引起的魚病。[imG]upload/article/a2018090816333778.jpg[/imG]送檢病樣病癥:用戶描述,病魚主要表現體黑 消瘦 閉口 停食。椐調查其它患病魚苗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擁擠成團,體表的粘液增多,背鰭、尾鰭和背部先后出現白色小點,隨后白點逐漸向尾柄、身體兩側、頭部等處蔓延擴大,以致連接重疊,全身像涂了一層粉一樣,故叫打粉病。流行情況:嗜酸性卵甲藻(打粉病)的發病時間長,感染快,死亡率高。以 [查看詳情] |
超詳細養殖技術分享!創新養殖模式,反季節養鱖魚賣出好價錢 [閱讀率:37079] | 01-08 |
一、材料與方法1.時間 2016年6月―2017年6月。2.池塘條件池塘一只,面積6畝;配套餌料魚池塘5只,面積23畝。土質均為粘壤土,池底平坦,常年水位保持在1.8~2.0米,進排水系統完善。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邊無污染源,環境安靜,電力配套,交通便捷。試驗池塘配套3千瓦微孔增氧設施,采用盤式安裝,另配套3千瓦葉輪式增氧機一臺;餌料魚池每池配套3千瓦葉輪式增氧機一臺。3.放養前準備(1)清塘消毒:所有塘口于當年 6月初抽干池水,挖去過多淤泥,池底留淤10厘米以內。讓池底充分曝曬10天,然后將池塘底泥旋耕破碎。6月12日,池塘進水5厘米~10厘米,用生石灰化漿全池潑灑消毒,用量150千克/ [查看詳情] |
比凈水更進一步:持久處理鱖魚池塘渾濁水 [閱讀率:41989] | 09-21 |
基本信息廣東清遠華僑農場向老板,有魚塘350畝,其中4口8~10畝魚塘養殖桂花魚,其他魚塘配套養殖餌料魚。該地區塘底質為黃泥底。桂花魚投放規格8~10公分,每畝3000~3500尾。問題描述向老板碰到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每到養殖中后期(8月中下旬),桂花魚池塘水就開始渾濁(如圖1所示),且持續時間特別長。有時候是殺蟲后開始渾濁。據反應,渾濁水體容易長蟲,且亞硝酸容易高,用藥都很難起到作用。[imG]upload/article/a2017092121571513.jpg[/imG]圖1 桂花魚池塘渾濁水體原因分析據魚來魚旺專家多年走訪魚塘調查,桂花魚池塘養殖中后期渾濁幾乎是普遍現象?偨Y桂花魚 [查看詳情] |
缺氧后鱖魚苗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大量死亡 [閱讀率:41017] | 09-21 |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麥老板有一養殖鱖魚池塘,面積5畝,水深2米,3臺1.5kW增氧機(圖1)。2017年8月17日放規格為8-12cm/尾的鱖魚苗8萬尾。 8月17日,晴,水溫32-33℃,麥老板說魚苗從運輸車下塘時就死亡幾十尾,有的魚苗放入池塘后不下沉,在水面側臥,半小時后才恢復游走,有“黃身”癥狀,判斷是運輸過程中缺氧引起。 8月18日,晴,水溫32-33℃,上午使用降堿度藥物,發現有較多魚苗漂浮在水面(圖2),下午麥老板拿病魚及池水到店檢測,水質指標:pH值7.4、氨氮0.6mg/L、亞硝酸鹽0.25mg/L;魚苗體表無明顯癥狀(圖3),鰓絲水腫蒼白、粘液 [查看詳情] |
老司機教你如何解決高溫天氣鱖魚常見問題 [閱讀率:43793] | 08-08 |
今年湖北武穴又增加了不少鱖魚養殖戶,武穴地區養殖戶養殖鱖魚的熱情越來越高了,但同時鱖魚養殖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期高溫天氣。最近跑鱖魚養殖池的次數比較多,因此把近期出現的問題做如下總結及分析,希望新老養殖戶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今后養殖鱖魚的道路上更加通暢。鱖魚爛身鱖魚爛身主要在苗種階段易出現,而且大多是從苗源地帶過來的。鱖魚體表呈現潰瘍狀的腐爛癥狀,發病魚在水面浮游。前段時間已發現四五家鱖魚養殖戶出現這種情況,其中有3家養殖戶同時、同地、同車進的鱖魚,幾天之后就出現鱖魚體表潰爛,魚在水面浮游,病情嚴重,其中一家由于密度大,病情相當嚴重,死亡量大。通過檢查發現發病鱖魚體表潰爛程 [查看詳情] |
一例“爆發性”桂花魚病的處理(有啟發) [閱讀率:38392] | 08-03 |
[imG]upload/article/a2017080310473027.jpg[/imG] 里說:能悟之者可傳圣道。這案例里幾經曲折,如看完整個“治療”過程,用心的朋友必有啟發。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華南多地桂花魚養殖情況并不樂觀,病害損耗率奇高!據多個內行人士估計,今年早批桂花魚發病和死亡率接近或超過一半! 各種病毒感染傳聞不斷,不管是桂花魚養殖戶還是魚蝦藥品經銷商、桂花魚育苗場、桂花魚魚中等,甚至連檢測機構大多都認同魚苗帶毒問題,也基本一致認為感染病毒的桂花魚治不好!真的是魚苗帶毒?還是一旦發生大病或感染病毒就沒得治了嗎?下面就用案例說明一下。 看看一天死 [查看詳情] |
黃泥水也可用于麥鯪開花?!看30年水產一線行家如何另辟蹊徑 [閱讀率:34025] | 07-19 |
養鱖魚的都知道,作為餌料魚的麥鯪開花成功率對鱖魚養殖成功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成功開花一塘優質又成活率高的麥鯪,是許多鱖魚養殖戶喜聞樂見的。隨著養殖戶對開花技術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開花經驗和技巧得到總結和提出,大多數主流都是提倡水花投苗前要肥水培水,這也已經成為相關從事開花工作養殖戶的統一認識,區別只在細節管理上的一些差異。但如果突然有人告訴你其實濁水開花、黃泥水開花也可以,甚至密度更高,成活率更高,效益更好,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不信:“吹牛吧,濁水也能開花?”但的確有人做到了!掇r財寶典》金牌服務商,加V漁行家容云龍,有著超過30年一線水產養殖經驗,在廣東省博羅縣園洲鎮開有一家名為“云中龍動物 [查看詳情] |
鱖魚養殖戶請收好:餌料魚鯪魚苗白頭白嘴病簡析 [閱讀率:34122] | 06-06 |
近期鱖魚養殖戶們陸續開始放鱖魚苗了,但是在放鱖魚苗前養殖戶們都必須先養好餌料魚供鱖魚攝食。目前養殖戶都是以養殖鯪魚作為鱖魚的餌料魚。早期在養殖鯪魚的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氣泡病和白頭白嘴病,前段時間養殖戶在剛放鯪魚水花時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氣泡病,之前介紹過相關氣泡病的問題。而這段時間,大部分養殖戶的鯪魚已經開尾甚至更大了,這個階段鯪魚苗就易感染白頭白嘴病了,這幾天跑塘就發現了好幾家養殖戶鯪魚患白頭白嘴病的情況,現將白頭白嘴病做如下分析總結,希望對廣大鱖魚養殖戶朋友們有用。引起鯪魚白頭白嘴病的因素是什么?黏球菌感染引起的白頭白嘴病和車輪蟲寄生引起的白頭白嘴病。病癥:車輪蟲和黏球菌兩者引起鯪魚患 [查看詳情] |
鱖魚塘氨氮亞硝酸鹽偏高如何調水? [閱讀率:35052] | 04-15 |
渾水難調是高郵綠洋湖鱖魚塘的通。ㄌ貏e是高溫時期),然而大部分養殖戶卻不知道是好。由于當地漁民與外界接觸不多、交流很少,多數以漁藥店老板的經驗為主,漁藥店老板說用什么就用什么。但漁藥店老板經驗很多時候并不湊效,所以當地養殖戶花了很多錢卻依舊調不好水。下面以高郵綠洋湖一個鱖魚養殖戶魚塘為例,詳述氨氮亞硝酸鹽偏高時如何調水?這個鱖魚養殖戶(盧老板)魚塘養殖面積為10畝,魚塘水體較為渾濁,且早上巡塘時可發現很多水蚤等浮游動物。跑塘時采用“羅氏”測水法測得溶氧很低,水質指標檢測發現:亞硝酸鹽含量0.25mg/L,含量較高;氨氮含量0.6 mg/L,含量很高,且養殖鱖魚吃食不好。我們初步分析如下:池塘 [查看詳情] |
鱖魚鯪魚放苗操作流程之解毒培水詳解 [閱讀率:30386] | 04-07 |
[b]一、針對性解毒[/b]目前大家形成的一個“共識”:把有機酸或果酸當做萬能解毒藥,有木有?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我們建議養殖戶朋友要針對性解毒:①重金屬、藻毒素:硫酸銅用多元有機酸解毒,當然有機酸的作用不僅僅在于解毒②鹵素類:漂白粉用硫代硫酸鈉③菊酯類、有機磷類:如“滅掃利”用強氧化劑解毒。備注:放苗前檢測藥物毒性是否消失最好的方法方法還是試苗[b]二、培水[/b]目標:培養出一塘菌相和藻相良好且穩定的水質簡單的水質培育思路為1、高溫晴天、塘底有機質多:瘦水開花,可使用“em菌和腐殖酸鈉”調水2、低溫陰雨天、新塘:肥水開魚花,可使用“茶仔”毒塘,同時使用“肥水膏”肥水3、其他情況:對于沒有一 [查看詳情] |
影響桂花魚苗質量的四大關鍵因素 [閱讀率:28849] | 03-10 |
[imG]upload/article/a2017031011310395.jpg[/imG]目前到了投苗季節,一些建議助你選苗購苗,影響桂花魚苗質量的幾大關鍵因素如下:①親本:目前比較常見的操作是選擇池塘里面的“標頭”其中公母在不同的池塘進行挑選,部分也會去挑選一些野生的種魚,個別有實力的企業才會通過遺傳基因檢測,挑選出優良的品種進行保種和繁育工作。同時在親本培育管理也是比較關鍵的,需要加強營養同時采用生態培育方式,這個決定鱖魚的懷卵量和質量。②水質:我們都知道孵化用的水質要求是比較高的,沒有一個好的水源條件,魚苗的質量也就無從談起③用藥:目前我們所說的鱖魚病毒病,跟這個苗期用藥也有點關系 [查看詳情] |
鱖魚鯪魚養殖戶放苗操作流程之清塘詳解 [閱讀率:19092] | 02-28 |
一、清塘的目的1、曬塘、清淤、清除野雜(魚、蝦蟹、螺類);2、殺死部分寄生蟲卵,殺滅致病菌;3、堿化及氧化塘底;4、改良土壤。[imG]upload/article/a2017022818121553.jpg[/imG]備注:池塘清淤二、清塘方法1、干塘曬塘一般在冬季捕魚后,將塘水排干,陽光曝曬,對于準備養桂花魚的池塘建議盡可能長時間(3-5個月)的曬塘,養殖期間病蟲菌會少很多,因為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對于準備養鯪魚的池塘至少也要干塘,否則池塘保留的大餌料魚會嚴重影響當年的餌料魚生長,廣東地區有很多養殖戶沒有進行干塘,是影響當年鯪魚產量的一個重要的因素!2、常用幾種清塘常見藥物① 生石灰:可 [查看詳情] |
鱖魚出血病的治療方法 [閱讀率:17727] | 02-20 |
鱖魚出血病,又名虹彩病毒,一直是致約著鱖魚專養與蟹池套養的瓶頸,因鱖魚特有的捕食方法,直接內服藥物治療是不可能的。而市場上的外用藥物因其成本高,療效不顯著而不受養殖戶接受,筆者十幾年前總結老漁農的經驗,在這幾年鱖魚出血病的治療與預防有顯著的功效,現分享給大家。大黃1000克、黃粕1000克、大青葉1000克、淫羊藿1000克,用人尿20~25公斤浸泡三天后全池沷灑,每組預防可用50~80畝,治療用25~30畝。保水,不排放。2016年我就此方法讓56戶養殖戶使用過,這56戶養殖戶基本上是用其它方法多次或無效的情況下才使用以上方法的,據我跟蹤調查,這56戶養殖戶其本上用以上方法三天后鱖魚死亡明 [查看詳情] |
從50元/斤暴跌至22元/斤,暴利時代已過,桂花魚這樣養才 [閱讀率:18888] | 02-16 |
| 養殖模式 |高密度的養殖方法,雖然成功的話獲利可觀,但是風險也極大,特別在于第三個月,當桂花魚大量吃餌料魚的時候,排出的糞便對水體的污染極大,氨氮亞硝酸都升的很高,影響了魚的健康,從而百病叢生。環境崩潰,體質弱,用藥多是個惡性循環。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配套餌料魚魚塘的大水面進行循環水(抽底水,加水面富含氧水)形式交換,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就是套養的方式比精養的方式安全得多。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適用。下面就簡單介紹幾種套養的方式。四大家魚及其一般養殖品種的套養模式在七八月份養殖的中期,可以放入大規格的桂花苗5到10公分。根據魚塘里面小魚小蝦的數量決定放苗的數量,一般 [查看詳情] |
微電解水處理技術養殖鱖魚,調水效果好養殖效益好 [閱讀率:10961] | 01-18 |
[imG]upload/article/a2017011816102610.jpg[/imG]微電解水處理技術在水產養殖的應用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其核心是微電池,微電池是由鐵、碳、二氧化硅、二氧化錳、鋅等材料復合改性而成,利用原電池的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使得水體中低價位的氨態氮、亞硝態氮氧化為高價位的硝酸態氮,為浮游植物所利用,養殖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大幅度降低,碳、氮達到一定平衡,從而加快養殖水體物質循環,減少氨氮、亞硝酸鹽的累積,促使水體成為有益于微生物、魚類生長和繁殖的“活水”,保持優良的水質。我們在佛山市高明區某養殖場鱖魚養殖過程中開展試驗,使用微電池,應用微電解水處理技術調控養殖水 [查看詳情] |
鱖魚養殖過程中科學投餌的三個關鍵注意點 [閱讀率:10726] | 01-10 |
鱖魚為我國特產的淡水魚,隸屬于鱸形目,鮨科,鱖魚屬。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是名貴魚類之一。鱖魚生長快,產量高,經濟價值較大。其生殖季節一般在每年的5-7月初,喜歡在平緩的流水中產卵,每次懷卵量在6-20多萬粒之間,所產魚卵為浮性卵,因其卵稍重于水,可保持在流動水層中,隨波逐流,并繼續其發育生長,F在,在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外,各地大江、河水系及湖泊中均產。在自然環境中,鱖魚攝食主要是利用對運動刺激敏感的視覺及側線,一般拒食靜止的食物,終身主要以活餌為食,一般不攝食人工配合飼料。為此,鱖魚養殖過程中,餌料問題就格外重要,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開口餌料。開口餌料十分重要,根據鱖 [查看詳情] |
桂花魚餌料魚的養殖思路 [閱讀率:25788] | 01-05 |
桂花魚(鱖魚)是一條進化的很特別的魚,它跟河豚,羅非魚一樣,是一條很有特點的魚。桂花魚特點是:只能吃活魚,無論是大魚跟小魚或者剛剛破殼開口的水花,它吃第一口的食物是活魚,就是別的魚的水花,大桂花也好,小桂花也好,只能吃對口的餌料魚,過大的過小的餌料魚對桂花魚養殖效果的影響都比較大(數據顯示料比相差一斤小魚左右),所以餌料魚的養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養殖桂花魚的基礎,沒有餌料魚,一切成為空談,沒有食物,桂花魚會自相殘殺,最后同歸于盡。[imG]upload/article/a2017010522361660.jpg[/imG]上圖為清遠宇順華康一號桂花魚餌料魚的品種有很多,有鯪魚(土鯪,麥鯪 [查看詳情] |
鱖魚養殖戶如何提高鯪魚水花放苗成功率 [閱讀率:16338] | 12-28 |
今年在武穴地區養殖鱖魚的也不少,我們都知道鱖魚是肉食性魚類,因此,在放鱖魚之前要先培養餌料魚,鯪魚是鱖魚比較優質的餌料魚,而且容易飼養,所以很多養殖戶把鯪魚作為鱖魚的餌料魚,5,6月份是放養鯪魚水花的最佳時期,因此這段時間拜訪了好幾個養殖鱖魚的養殖戶,了解他們的放養鯪魚苗的情況。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今年養殖戶在放苗時存在很多問題,放苗成功率不高,很多都需要放兩次,而且放苗后的成活率也不高,讓養殖戶很是苦惱。在此,作為一名技術員,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處理成功的案例與廣大養殖戶分享,希望多少能夠幫助養殖戶們減少損失。鯪魚屬于暖水性、雜食性魚類,在水溫15~31℃時食欲旺盛。自然狀態下,鯪魚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