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大量加水應激,加重團頭魴死亡 [閱讀率:871] | 08-04 |
[病例649]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寨橋村一4畝團頭魴魚種塘,平均水深3米,配備1.5kW葉輪增氧機2臺,4寸水泵1臺,自動投料機1臺(圖1)。2022年2月18日放養團頭魴魚種10萬尾,鯽魚種1.5萬尾,花白鰱魚種1萬尾。目前團頭魴魚種平均規格70g/尾。 3月31日,水溫10℃,客戶反映近日團頭魴魚種出現死亡,每天2、3尾。觀察發病魚體表無明顯異常,解剖觀察魚腸道充血發紅,腸壁薄、有出血現象(圖2),鏡檢鰓絲及腸道無寄生蟲,初步判斷為細菌性腸炎,客戶自行連續3天內服恩諾沙星處理,之后未見魚死亡。 4月8日,水溫21℃,加水40㎝。當天下午出現魚種“溜邊”。 4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長期投喂原粉藥物鳊魚死亡的處理 [閱讀率:3654] | 04-21 |
[病例634]湖北省仙桃市五湖漁場,一口14畝的池塘(圖1),水深1.4米,主養鳊魚,套養青魚和草魚。鳊魚存塘數量約2.5萬尾,2010年7月中旬規格大約1兩/尾。 從放苗到發病前一直長期投喂恩諾沙星原粉、鹽酸土霉素、黃粉(當地一種原料藥沒有外包裝)等藥物防治出血病。 7月25日開始,每日死亡量增加到200尾左右,大部分是鳊魚,其中有30尾左右的青魚和個別草魚。 7月28日到利洋水產藥店問診,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質指標,亞硝酸鹽達到0.25mg/L。 7月29日,潑灑“底居安+福地安+速解安”處理。 7月30日,回訪,未見青魚死亡,鳊魚死亡量約10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鳊魚魚苗急性氣泡病的處理 [閱讀率:10965] | 09-13 |
[病例517]湖北省仙桃市五湖漁場嚴老板一口2.5畝的苗塘,年后清淤,水深0.7米,安裝1.1kW浮水增氧泵(圖1),緊靠工廠,外部水源差。 2017年6月8日,漂白粉消毒。 6月9日-14日連續陰雨天氣。 6月15日,有機酸解毒。 6月16日,晴,上午使用當地袋裝生物肥肥水。 6月17日,晴,增氧機持續開啟,傍晚19:00放養鳊魚寸片7萬尾,規格700-800尾/斤。 6月18日,晴,停電,增氧機未開。下午17:00到塘口,觀察水色嫩綠,大量魚苗翻肚且狂躁不安的游動、打轉(圖2)。水中新鮮死魚體表及尾鰭內有明顯氣泡(圖3 [查看詳情] |
青魚、鳊魚魚病高峰即將來臨,請做好準備 [閱讀率:41765] | 05-01 |
2018•湖北海大東西湖春季健康普查隨著氣溫的回升,東西湖各個區域的養殖節奏也逐步步入正軌。隨著第一波生長高峰期即將到來,大部分客戶也開始準備加料;但是一旦前期的各項養殖操作如今進行不到位(如殺蟲殺菌,內服保健,水質管理等),發病情況也將接踵而至。而通過目前的市場走訪來看,現在大部分客戶對魚塘情況存在誤區:1.魚塘沒有死魚等于魚塘沒有問題;2.前期飼料投喂少,不會出現肝膽腸道問題;3.做了內服外用操作就一定有效果。 為了更好的幫助客戶了解目前魚塘現狀,東西湖團隊針對目前幾個重要的誤區及魚病三要素(體質,病原,水環境),從科學的角度普查目前魚塘情況。[imG]upload/articl [查看詳情] |
水槽式養殖鳊魚,110平方米產量9000多千克、利潤2萬多 [閱讀率:45811] | 02-01 |
三角魴是錢塘江土著經濟魚類,近年來,規格0.9千克/尾及以上的大規格三角魴商品魚深受江、浙、滬、京、津等地消費者喜愛。人工養殖大規格三角魴商品魚從苗種到商品上市養殖周期一般要實足2冬齡以上,以往該養殖方式多在大水面網箱養殖為常見。隨著當前“五水共治”“水域環境修復與保護”等工作全面落實,各地網箱養殖紛紛因產業轉型需要而“上岸”。池塘內循環“水槽式”流水養殖皆具環境生態、宜養宜管、操作方便等特點,現已在國內18個省份推廣應用,“水槽”總面積35萬米2。杭州自2015年開始從事該模式與技術的應用試驗與探索,本文小結了2017年池塘內循環“水槽式”養殖三角魴大規格“老口”魚種實例,供養殖者參考。一 [查看詳情] |
團頭魴魚種急性氣泡病死亡一例 [閱讀率:52583] | 04-06 |
河南滎陽桃花峪楊老板一養殖池塘,面積20畝,水深0.5米,3臺3kW的葉輪增氧機(圖1)。2017年3月15日放100g/尾的武昌魚5萬尾,池中混養魚還未放養。 3月15日、16日兩天天氣多云,溫度較低。17日天氣開始變晴,溫度上升。 3月18日晴天,微風。上午楊老板致電利洋水產藥店反映魚可能發生氣泡病。上午9點到塘口觀察,池塘正在加水,水色深綠,三臺增氧機全部打開,水面大量泡沫,池邊有一堆剛撈上來的死魚,死魚都很新鮮(圖2)。拿起死魚可清晰看到魚鰭上、眼睛內遍布氣泡(圖3),打開鰓蓋,鰓絲中肉眼可見氣泡(圖4)。檢測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無,pH值9,鏡檢池塘水中裸藻居 [查看詳情] |
提高密度,引入膨化料,湖北仙桃鳊魚產量翻一番 [閱讀率:56482] | 11-25 |
文 | 圖 天門海大 孟豪仙桃五湖漁場,主養青鳊,養殖水平較高。華中鳊魚行情經歷2年的低迷,2015年價格回升,2016年價格最高飆升至12元/斤,養殖戶養殖積極性回升。五湖的大多數養戶開始主養鳊魚。[imG]upload/article/a2016112520573088.jpg[/imG]雖然五湖地區的鳊魚養殖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發展,但是養殖戶對飼料的識別仍然不夠清晰,習慣選擇低檔次的混養魚料進行投喂,對高檔料的認知不足。一、五湖傳統鳊魚養殖分析傳統鳊魚養殖主要特點:1.放養密度:2000-2200尾/畝,規格0.05斤/尾,放苗時間4-5月份,集中5月中旬;2.賣魚習慣:隔年4-6月份 [查看詳情] |
有益菌的使用,有望實現鳊魚養殖“零抗生素費用” [閱讀率:54605] | 11-22 |
文 | 圖 常州海大技術服務部 劉濤江蘇宜武地區主養鳊魚,約有養殖水面5.8萬畝,由于鳊魚易患腸炎、出血以及拉魚時的體表發紅、脫粘、掉鱗問題,鳊魚塘口每畝單抗生素費用就高達150-700元,部分區域甚至達到1000元以上,畝抗生素費用占畝總藥費的33%以上?股氐拇罅渴褂,破壞了魚體的免疫系統,導致魚病越來越難控制,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還對水產品的安全構成威脅。[imG]upload/article/a2016112222102275.jpg[/imG][b]有益菌是強免疫、促生長的最佳選擇[/b]魚類的腸道是飼料消化、營養吸收、病原防御、疾病免疫的重要消化器官,而有益菌是修復腸道的最佳選 [查看詳情] |
培育大規格優質團頭魴魚種的注意事項 [閱讀率:52415] | 08-30 |
1、夏花放養。每畝放養:團頭魴1.5萬尾~2萬尾,白鰱800尾~1000尾,鳙魚200尾~300尾,銀鯽200尾~300尾,混養品種比團頭魴遲放養10 天~15天。放養時間5月份至6月份。 2、投飼與施肥。投飼做到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根據個體大小和營養需求,選擇相應粒徑的配合飼料投飼。水質清瘦的池塘適當施肥,施肥宜在晴天進行,陰雨天不宜施肥。 3、日常管理。每天巡塘不少于兩次。清晨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發現浮頭或魚病及時處理,投飼與施肥時注意水質與天氣變化;觀察攝食情況,確定投飼量,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記錄。定期注水,每隔15 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厘米~15厘米 [查看詳情] |
聰明的養殖戶都是從魚身上賺錢,而不是在魚嘴里摳錢 [閱讀率:57248] | 06-28 |
2016年,鳊魚迎來了大翻身,從3月份起,鳊魚價格持續走高,一方面由于苗種的緊缺,一方面由于養戶養殖鳊魚的數量減少,以下為鳊魚近幾年的行情波動情況:[imG]upload/article/a2016062814484585.jpg[/imG]4月份,鳊魚價格已經突破7.8,到了如今的5月份更是突破11元,行情一路看漲。目前來看,鳊魚數量的緊缺直接決定鳊魚行情。6月初鳊魚塘頭價8.0-9.0,行情雖然還算不錯,但是已經出現下滑的趨勢;而每年魚價拐點基本在7月,能否抓住這波行情,快速提升規格是2016年重中之重!1、莫從“魚口中摳成本”,被廉價料偷走效益! 2016年年初,原料價格一路走低,飼料 [查看詳情] |
內服肝腸利健,鳊魚吃食好抵抗力強,安全度過梅雨天 [閱讀率:56103] | 06-12 |
1、案例背景 鳊魚養殖,遇到最頭疼的事情是爛鰓,腸炎和出血,每當我們給客戶服務的時候,看到最多的是腸炎,爛鰓。這幾大病癥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這對我們的養殖有什么影響?鳊魚的發病時間提前,不管是腸炎還是出血,在魚體質跟不上的情況下,加上外界的天氣的的刺激下,發現部分塘出現零星的死魚。該如何預防我們的鳊魚發病,降低我們養殖戶朋友損失呢?下面是海大的經銷商朱老板的塘口方法。2、過程跟蹤[imG]upload/article/a2016061221560779.jpg[/imG]以上就是我們在進入梅雨季節常常遇到的問題1;腸道發紅,而且伴有充血,用手輕輕刮前腸,可以看到前腸都是出血點,而 [查看詳情] |
肝腸利健恢復鳊魚腸道效果展示 [閱讀率:56765] | 03-20 |
作者:天門湖北海大技術服務部 李建生 孟豪 進入三月份以來,海大五湖服務團隊針對以鳊魚(仙桃五湖漁場以鳊魚養殖為主)進行打樣解剖,檢查目前五湖成魚、苗子的體質健康狀況,發現很多隱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以前養殖戶不關注或者關注不到的:鳊魚已經可以開始攝食,而絕大多數養殖戶不投喂或者投喂少,造成吃食魚攝食大量殘渣泥巴,堆積整個腸道;越冬后吃食魚腸道薄,消化能力差,投喂飼料,飼料多以完整的顆粒排泄出去,難消化;腸道問題引起鳊魚體質差,出現體表發紅、發白現象,隨著溫度上升,部分鳊魚已經出現腸道發紅、脹氣、腹水等出血病癥狀,嚴重的開始少量死魚;當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腸道問題。設想一下,如此 [查看詳情] |
提高鳊魚、花鰱養殖密度,餌料系數降低0.1 [閱讀率:56698] | 01-25 |
江蘇常州武進地區水系發達,為淡水水產養殖集中區,以鳊魚精養為主,雖然養殖戶大量聚集,但養殖水平參差不齊卻是不爭的事實。近些年放養密度不斷增加,投料隨之增多,塘底有機物耗氧造成溶氧降低,綜合餌料系數不斷升高。同時,水質條件不斷惡化、疫病難以防控,加之受到魚價行情的持續影響,傳統養殖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部分養殖戶盈利非常困難,多處在虧損狀態。在武進養殖場,有一位孫老板,水面100畝。2014年很多用戶因魚價影響處于虧本邊緣,他還能保持獲潤。2015年,他通過恰當的產品組合投喂,精準的魚病預防,又一次獲得了不錯的利潤。[imG]upload/article/a2016012510164818.jpg [查看詳情] |
雜交翹嘴魴健康養殖技術 [閱讀率:31179] | 12-20 |
[b]一、適宜養殖的條件要求[/b] 雜交翹嘴魴為雜交品種,并且雌雄兩性可育,性腺發育正常,2年性成熟。因此其養殖需在人工可控水體(如池塘、網箱)中養殖,嚴防其逃逸到自然界中。在地域上,因雜交翹嘴魴屬于溫水性魚類,適宜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養殖! b]二、池塘養殖[/b] 養殖雜交翹嘴魴的池塘條件可因地制宜,通常單個面積為2~10畝,水深為1.5-2.5米,池底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進排水口須安裝網罩(篩孔直徑低于2厘米),水質為油綠色或者茶褐色,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間! 》硼B前修整池塘,清除池底雜草、雜質、平整池塘;進行清塘消毒,可采用冬季土法清塘(即冬季排 [查看詳情] |
“浦江1號”團頭魴養殖技術 [閱讀率:22515] | 11-17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5111716354673.jpg[/imG][/center] 品種來源:1986年以來,以湖北省淤泥湖的團頭魴原種為奠基群體,采用傳統的群體選育方法,經過十幾年的努力,1998年獲得第六代。1999年親魚生產數量1000組,后備親魚1000組,生產良種魚苗1.3億尾,已推廣到上海、江蘇和北京等地! 彾ㄇ闆r:2000年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彾ň幪枺篏S-01-001-2000! √卣魈匦裕航涍^十幾年人工定向選育的團頭魴“浦江1號”,遺傳性狀穩定,具有個體大、生長快和適應性廣等優良性狀! ‘a量表現:生 [查看詳情] |
湖北仙桃五湖漁場鳊魚大面積打樣效果展示 [閱讀率:40420] | 10-20 |
湖北仙桃五湖漁場,主養青鳊,養殖水平較高。鳊魚養殖經歷2年的低迷,2015年價格回升,養殖戶養殖積極性回升,鳊魚養殖經歷了這么多年,養殖戶對飼料的判斷仍然還不夠清晰,對鳊魚爆發出血病的原因仍不清楚,出血病該怎樣預防是鳊魚養殖面臨的難度,2015年9月份海大技術人員對五湖鳊魚養殖進行大面積打樣,打樣樣本超過30戶,通過打樣、解剖、對比,得到很多新的技術突破。[b]一、不同規格魚生理指標標準[/b]肥滿度定義:魚體重量與魚體體長立方數的比值,是反映魚類肥瘦程度和生長情況的指標;腸體比定義:魚體腸道長度魚體長的比值,腸體比越大,腸道吸收消化能力越好;出肉率定義:魚空殼重與體重的比值,出肉率越高,反 [查看詳情] |
鳊魚專用料2753專題:天邦酵香型魚料養殖戶的福音 [閱讀率:14475] | 09-09 |
[b]一、獨特的產品優勢[/b]1、產品特性(1)天邦酵香型魚料誘食性好,鳊魚生長快,活力強,發病率低,體型好,肉質緊,耐運輸等。(2)天邦酵香型魚料養出的魚體色接近野生魚,口感好,魚湯粘稠度高,味道鮮。2、養殖戶價值體現(1)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養殖成本“天邦”酵香型魚料原料是經過生物發酵,富含芽孢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消化酶、小肽等,對改善魚的腸道、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并有助于改善水質,管理更簡單。(2)改善飼料的適口性飼料具有天然酵香味,良好的誘食效果,能顯著提高適口性,魚“愛吃、呆吃、吃了不肯走”,賺錢更可靠。(3)改善水質,降低魚類發 [查看詳情] |
九月份鳊魚養殖戶需要關注的三大方面技術管理 [閱讀率:17677] | 09-05 |
鳊魚養殖9月漁事 [imG]upload/article/a2015090510552298.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5090510581380.jpg[/imG]來源:常州海大生物飼料有限公司 [查看詳情] |
池塘鳊魚種培育技術 [閱讀率:14946] | 08-31 |
鳊魚種培育是指將3厘米左右的夏花經過4~5個月的精心培育,養成12~15厘米的魚種,F將鳊魚種培育的主要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供參考。一、培育池條件培育池應靠近水源,水質清新,交通便捷,電力配套,周邊環境安靜,無高大建筑物,無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培育池為東西向的長方形,面積以3~5畝為宜,池埂寬實,坡比為1:3,水深為1.5~2.0米,池底基本平坦不滲漏,土質以壤土為佳。池中應建有獨立的進、排水渠,以防止病原交差傳染,并根據養殖實際需要,配備適當功率的增氧、排灌、投餌等機電設備。二、清塘施肥夏花入池前15天用每畝125~150公斤的生石灰帶水清塘,以殺滅病原菌及野雜魚。夏花入池前7~10天,向 [查看詳情] |
“大鳊魚”模式首戰告捷,第一波熱水魚賣出三萬斤 [閱讀率:12183] | 08-26 |
江蘇常州溧陽地區水系發達,為淡水水產養殖集中區,以草、鯽、鳊魚混養為主,雖然養殖戶大量聚集,但養殖水平參差不齊卻是不爭的事實。近些年放養密度不斷增加,投料隨之增多,塘底有機物耗氧造成溶氧降低,綜合餌料系數不斷升高。水質條件不斷惡化、疫病難以防控,加之受到魚價行情的持續影響,傳統養殖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部分養殖戶盈利非常困難,多處在虧損狀態。[b]1、熱水魚“大鳊魚”模式開啟創造效益的大門[/b]坐擁110畝水面的養殖戶王小慶,雖然接觸水產養殖時間較短,但憑借不斷地學習,連續三年取得了可觀的利潤,通過恰當的產品組合投喂和精準的魚病預防,在大多數養殖戶受魚價影響而處于虧本邊緣的2014年,王小 [查看詳情] |
鳊魚養殖戶需要掌握的飼料選擇及投喂管理技巧 [閱讀率:17144] | 08-21 |
第三位為大家解密飼料的配方師來咯,上一期是草魚,這一期輪到鳊魚啦。您知道不同編號的鳊魚飼料是怎么選擇嗎?又是如何投喂管理的呢?看這里,讓通威股份水產研究所配方師顧夕章告訴你……顧夕章: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進入通威從事水產飼料相關研發及配方工作7余年,長期駐點工作在江浙市場一線。近年來,參與片區和分公司的各類技術培訓講座授課數十場,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過數項股份公司重點課題研究及完成幾項國家發明專利申報工作,深受所負責分公司及廣大養殖戶好評。[imG]upload/article/a2015082111540670.jpg[/imG]顧夕章老師[imG]u [查看詳情] |
湖北孝感海大鳊魚第一網,海大721助您搶規格! [閱讀率:9790] | 08-06 |
[imG]upload/article/a2015080616545769.jpg[/imG]2014年鳊魚倒行、卡規格等,加上用藥、飼料等成本上升,廣大養殖戶處于虧本邊緣,甚至還有很多用戶轉藕、轉包、改模式等。鳊魚跌入低谷,也是時候反彈了,2015迎來鳊魚的春天,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4、5月份連續陰雨,溫度起不來,導致很多人投喂不下去,同比去年少了近30%,當前行里0.8-1.1斤鳊魚能賣5.8-7.2元/斤,有價無魚,還用常規707能趕上今年的行情嗎?已經有4位海大老板已經搶到比較理想的價格,您的魚規格多大?您喂得什么料?搶到好價對于您來說,還有機會嗎?下面把各位老板的數據作于分析,希 [查看詳情] |
鳊魚行情好轉的情況下養殖戶如何迅速提升成品魚規格 [閱讀率:9277] | 07-22 |
[imG]upload/article/a2015072220515579.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5072220520226.jpg[/imG]2015年是水產養殖行業的轉折點,飼料價格下跌,魚價已經開始上漲,尤其是鳊魚行情,更是一路高漲,塘頭價由2014年9兩起步的4.8元/斤,上升到塘頭價8兩起步5.8元/斤,9兩起步6元/斤,每斤上升了一元多,但前提是必須有大規格的鳊魚出塘。如果鳊魚規格不能達標,那也只能是4元多一點的價格。行情有了,您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呢?針對走馬嶺的青鳊鯽模式,公司推出了鳊魚高檔專養料721,并給予足夠的優惠力度,幫助海大客 [查看詳情] |
海大飼料+技術方案養鳊魚階段性效果展示 [閱讀率:10819] | 07-22 |
[b]一、客戶背景:[/b]鯨塘海大客戶洪老板,養殖歷史三年,一直使用海大3年,2個成魚塘口,25畝+25畝,以鳊魚鯽魚養殖為主。[b]二、養殖模式:[/b]東池、西池放養合計如下表:[imG]upload/article/a2015072220440997.png[/imG][b]三、近期打樣效果(6.24-7.12);[/b]1、成活率:2015年,到目前為止,合計死魚不超過20條鳊魚,約20條鯽魚;2014年,全年死魚不超過50條。2、體質情況:健康,活力強,光潔度好,腸道厚實,彈性好;3、長勢和系數:鳊魚增重均重增重0.48斤,鯽魚增重0.35斤,投喂34噸料,投喂以121#30CP [查看詳情] |
水質變化大導致鳊魚體質差出血病發生的處理方法 [閱讀率:13926] | 07-08 |
6月份是鳊魚出血病高發的季節,今年天氣極不穩定,對池塘的水質變化影響非常大,對養殖動物也容易造成應激反應,使魚體質較差,在細菌的感染下,容易暴發出血病。[b]基礎信息[/b]技術員:任義 地點: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鎮幸福漁場 填表時間:2015年6月29日[b]檢測項及檢測結果[/b](一)基本情況面積:8畝 水深:2米 主養品種:草魚(隔年魚) 水色:綠色 吃食狀況:良好 死亡情況:每天40尾左右 近期用藥情況:無 (二)水質檢測pH值:8.6 氨氮:無 亞硝酸鹽:無 溶氧:未測 (三)鏡檢情況鰓絲充血,無寄生蟲[b]問題分析[/b]6月份是鳊魚出血病高發的季節,今年天氣極不穩定,對池塘的水 [查看詳情] |
505+503內服保健助力鳊魚養殖戶成功 [閱讀率:8781] | 06-16 |
[b]一、案例背景[/b]江蘇無錫宜興是全國主要的鳊魚養殖集中區,內塘養殖面積約5.5萬畝,養殖模式分為熱水魚養殖模式和冷水魚養殖模式,宜興西區域尤其以熱水魚養殖為主,一般八月初開始上市,上市規格一般為1.1斤/尾,養殖周期不到五個月。短時間內的大量投料,快速生長導致鳊魚肝膽腸負荷嚴重,腸道絨毛膜稀薄,抗病力差,恰逢五月氣溫回升、天氣多變,蟲害菌害大量滋生,多數塘口開始爆發腸炎、出血病等,多數塘口選擇恩諾沙星拌料投喂預防死魚,治標不治本!為了預防魚病,提高魚體免疫力,增加投喂,降低餌料系數,快速生長,控制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堅持內服保健是最好的方法。楊巷市場海大客戶吳旭云,水面62畝, [查看詳情] |
五月份鳊魚養殖需要注意的四個關鍵點 [閱讀率:12780] | 06-16 |
五月鳊魚漁事[imG]upload/article/a2015061615233917.jpg[/imG] [查看詳情] |
常州海大三月份鳊魚養殖注意事項 [閱讀率:10421] | 06-16 |
(早肥水、早投喂、早保健,打造自己的優質苗種。b]一、3月份養殖現狀分析:[/b]1、魚體質現狀。經一個冬天的停料,肝臟糖原和脂肪被消耗、腸道收縮、腸壁非常薄,屬于嚴重營養不良(見圖1)。[imG]upload/article/a2015061615074548.jpg[/imG]圖1 內臟團嚴重萎縮,膽汁充盈,腸道薄而透明,腸道粘膜層的絨毛極不明顯。 因此之前的優質苗種變為劣質苗種,即兩大消化器官肝臟和腸道出現嚴重代謝不良的癥狀,若不進行管理則對后期飼料系數、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影響很大。2、魚攝食現狀。很多老板認為現在是春季,低溫時期魚是不會吃食的,但是從解剖發現不論是吃食性魚類還是花白 [查看詳情] |
團頭魴養殖過程中的水質管理與調控 [閱讀率:10926] | 03-14 |
1.測水養殖技術定期檢測水質,平時每周1次,高溫季節每周2次,主要檢測水溫、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亞硝酸鹽等水體理化指 標,要求:溶氧大于3毫克/升、透明度在20〜40厘米、pH值 在7〜8. 5、氨氮低于0.02毫克/升、亞硝酸鹽含量低于0. 15毫 克/升。并通過換水、增氧、潑灑生物制劑或生石灰來改善水質, 使水體保持良好的狀態。2.底部增氧技術通過納米管將無油壓縮泵輸出的高壓空氣轉化成微氣泡均勻 地從池底溢出,可起促使水體增氧、水體穩定對流、底部有害氣 體揮發等作用。一只2. 2千瓦的壓縮泵可充氣5〜8畝,成本不 高但養殖效果好。納米管間 [查看詳情] |
無公害三角魴人工催產技術 [閱讀率:9538] | 12-21 |
1、繁殖時間與水溫 三角魴的繁殖時間一般為4~6月,繁殖水溫為20℃以上,最適水溫為24~29℃。 2、親魚選擇 選擇全身無傷病,鰭條完整,活潑健壯的魚做親魚。性成熟雄魚在胸鰭鰭條上有明顯的珠星,手摸鱗片有明顯的粗糙感,輕壓腹部時有乳白色稠狀精液流出,且入水即散。雌性成熟親魚腹部柔軟、膨大,卵巢輪廓清晰,生殖孔紅潤,挖卵檢查卵粒飽滿、大小一致,透明液固定檢查,可見全部或大部分卵粒的核位偏心或已極化。人工催產時親魚雌雄比例為1:(1~1.5)為宜。 3、催產藥物及劑量 催產藥物的使用劑量依催產時間、水溫及親魚成熟度而定但總體上選用的激素種類要符合《NY5071-200 [查看詳情] |
團頭魴親魚的催產技術 [閱讀率:8987] | 12-21 |
當水溫回升到20℃以上時,將成熟的親魚挑選出來配對進行催產繁殖,配對比例為雌:雄=1:(1~2)。一般成熟雄魚的體表特征是胸鰭的第一根鰭條背面的“珠星”明顯,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稠狀精液流出;成熟的雌魚腹部柔軟、膨大,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紅腫突出。催產劑一般選用鯉(鯽)魚腦垂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混合使用。鯉(鯽)魚腦垂體劑量以雌魚每千克體重6~8毫克,雄魚減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劑量雌魚600國際單位和雄魚200國際單位效果較好,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在60~100微克劑量范圍內效果穩定。 催產劑的注射可根據親魚的性成熟度采取一次注射或二次注射兩種方式。若成熟度好, [查看詳情] |
團頭魴大水面人工放流增殖的水域選擇與魚種放流 [閱讀率:9277] | 12-20 |
團頭魴又名武昌魚,屬鯉形目、鯉科、鳊亞科、魴屬魚類,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馴養繁殖、60年代向全國推廣的淡水養殖優良品種。團頭魴喜棲于湖泊、溪河底質為淤泥并長有水草的敞水區中、下層水體之中,食性以草為主,幼魚主食枝角類和其它甲殼動物及輪葉黑藻,成魚主食輪葉黑藻、菹草、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而且能在大水面有微流水與水草的水域自然產卵繁殖形成天然種群,是湖泊、水庫、溪河等大水面增養殖的主要對象,F將團頭魴大水面人工放流增殖技術要點敘述如下: 1.選擇適宜水域 人工放流增殖團頭魴宜選擇水草比較豐盛的湖泊、水庫和溪河,以使放流的魚種能夠找到合適的棲息環境,攝食到適口的餌料,有利于團頭魴生 [查看詳情] |
養殖戶為何喜歡養團頭魴 [閱讀率:9192] | 12-14 |
團頭魴最大的特點,就是生長快,成活率高。就上海地區而言,飼養6個月,魚體重量可達到400克。二齡魚(20個月飼養)體重可達1050克。一般只需要一年半時間,就可達到商品魚規格。 團頭魴從魚苗養到夏花魚種,一般成活率為50%~60%,夏花魚種養成冬片魚種,成活率為80%~90%;二齡魚的成活率為90%以上。 [查看詳情] |
團頭魴養殖的日常管理 [閱讀率:9709] | 12-14 |
1.要掌握好每天的投飼情況 投飼時應根據下列因素靈活掌握: ⑴魚的吃食情況:如吃完的時間,有無殘余飼料,殘余飼料有多少等,并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投食量。 ⑵天氣變化:天氣晴朗應多投;悶熱天氣,暴風雨來臨前應少投。天氣酷熱時,早晨、傍晚多投,但每天總投飼量應減少;天涼時,午間應多投。 ⑶魚的活動情況:魚體健壯、游動活潑時多投,發病時少投或不投,將浮頭或已浮頭時不投。 ⑷水質情況:水質瘦時應多投,并適當施追肥,培肥水質;水過肥應少投。 團頭魴是草食性魚類,應以投喂青綠飼料為主(如蘇丹草、黑麥草、浮萍等),少量投喂菜餅、麥類等商品精料。3~5月份,水溫低,魚吃 [查看詳情] |
團頭魴“浦江1號”水花成活率80%培育技術 [閱讀率:9014] | 10-10 |
作者:金湖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毛國慶 從2013年開始,金湖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與涂溝水養殖場技術合作開展優質高效團頭魴“浦江1號”的繁育、育苗及產業化推廣示范,至2014年7月累計生產和推廣了“浦江1號”魚苗2.2億尾。本文對金湖縣涂溝水產養殖場的團頭魴“浦江1號”水花培育技術進行了總結! ∫、養殖環境 1.周邊環境 養殖場四周無任何污染源,水源為高郵湖水,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2.養殖設施 (1)池塘:試驗示范池塘的面積為10畝,長方行,西南、東北走向。2013年底對池塘進行了清整:畝用生石灰200千克帶水清塘,池底經清淤曝曬后對塘底進行 [查看詳情] |
江蘇武進宜興地區團頭魴養殖模式的探討 [閱讀率:9542] | 09-29 |
目前江蘇常州武進地區及宜興和橋地區養殖的團頭魴模式為:每畝放養團頭魴2000尾,規格在10-15尾/斤;鯽魚150尾,規格在15尾/斤左右;鳙魚30-50尾/畝,規格在3尾/斤;白鰱100尾,規格在3尾/斤;這是一個經典的養殖模式,歷年來在這種模式下養殖的養殖戶均有錢賺,但是從去年也即是2013年來,到今年2014年,由于大環境不好的前提下,養殖戶基本上沒有錢賺,而且是養殖產量越高,虧的越多,今年到目前9月28號鳊魚的行情依然如此不堪,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呢,價格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那只有從養殖模式上來調整,怎樣讓利益最大化,目前這只是一個探討期,能不能實現很難說。 改變團頭魴 [查看詳情] |
江蘇宜興湖泊網圍養殖團頭魴實例 [閱讀率:10063] | 08-14 |
江蘇省宜興市官司林鎮豐義村養殖戶史東明,2005年在滆湖網圍養殖60畝,養殖情況主要歸納為一下幾點。 1.網圍情況 位于滆湖西部,離岸1.5千米,離工廠企業約5千米,年平均水深1.6米,底部平坦,底質較硬,水體流動性好。用聚乙烯網片圍成雙層圍網,相距2.5米,用鋼管和樹木做樁固定,抗風浪能力強。 2.放養前的準備 2004年12月20日拖網3次除野,2005年1月10日放養。放養情況見表。 放養模式 品種 團頭魴 鯽魚 [查看詳情] |
鳊魚養殖過程中出血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閱讀率:20703] | 08-07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4080716191037.jpg[/imG][/center] 近兩年來,鳊魚出血病的流行季節越來越長,發病越來越頻繁,除細菌性敗血癥外,鳊魚的代謝障礙綜合癥的發生也越來越普遍,危害逐年遞增,且難以治愈,復發的概率越來越高,造成的損失也在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實際診斷過程中,常常會誤診和漏診,導致魚病很難根治,甚至造成大量死亡,不僅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同時也給養殖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斍蚌~出血病主要分為細菌性出血,代謝障礙性出血! 1、鳊魚代謝障礙性出血的癥狀 鳊魚代謝障礙綜合性出血的主要癥狀,表現在行為、體型體色、 [查看詳情] |
一例鳊魚病毒性出血病的處理案例分享 [閱讀率:12357] | 06-18 |
2010年7月,江蘇泰州興化某鳊魚養殖戶塘口中剛剛死亡的病魚,下頜及鰓蓋發紅,鰓絲粘液增多,有的鰭條基部微紅,有的鰭基明顯充血,腹部發紅,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少量淡黃色液體從肛門流出;解剖發現,腹腔中有大量淡黃色的液體,病魚腸道嚴重充血,并有出血現象;病魚膽囊壁變薄,膽汁清淡,呈淺黃色。未死的病魚鱗片基本完整,頭部及體表發黑,下頜及口腔充血或出血,肛門紅腫;眼睛突出,下眼眶充血。經過解剖發現,肌肉也有出血現象。病魚腸道微紅,附著在腸道上的脂肪塊上有出血點;腹腔有積水。腎、鰾等內臟充血;肝臟腫大或糜爛。膽囊膨大,膽汁清淡。病魚在水中身體失去平衡,游動無力,1~2日死亡。 治療措 [查看詳情] |
復方磺胺嘧啶粉在團頭魴(鳊魚)出血病上的防治應用 [閱讀率:13445] | 06-07 |
團頭魴出血病是養殖戶對鳊魚細菌性敗血癥的俗稱。常州寨橋地區是全國主要的商品鳊魚供應基地。針對鳊魚出血病發病迅速,治療困難和久治不愈等特點,在深入調查和多次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部分發病魚塘能迅速控制死亡的效果,F將調查情況和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瘶虻貐^的鳊魚出血病發病時間一般在6月上旬到9月下旬,主要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該病菌是一種喜溫性,有運動能力的致病菌! 1、材料 試驗于2012年6月在前黃鎮夏訪村鳊魚養殖塘進行! 2、患病魚病癥 主要癥狀:魚體各器官組織不同程度出血或充血,發病時口腔、頭部、眼眶、鰓蓋、鰭條及魚體充血,肛門紅腫。解剖以后,腸道無食,且充血發紅,腹腔內有積水,胰 [查看詳情] |
團頭魴鳊魚成魚養殖高產技術 [閱讀率:10288] | 06-06 |
團頭魴具有食性廣、生長快、抗病力強、成活率回捕率高等特點,其養殖技術易掌握,適宜廣大養殖戶養殖。我們選擇了養殖基地3口池塘進行成魚養殖,總結如下:1 池塘準備1.1 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東西向長方形,面積8~15畝,水深1.5m,池底平坦,底質好,無滲漏現象,塘底淤泥深度20cm左右,塘基種植一些黑麥草等青飼料。水源為河水,水質良好,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魚池還配備1~2臺增氧機。1.2 池塘清整 池水排干,暴曬池底以殺死病原菌,魚種放養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畝用量75~100kg,用藥后7~10d藥性消失,使用發酵腐熟糞肥作基肥,培育浮游生物,加注新水1. [查看詳情] |
池塘無公害高效養殖團頭魴技術總結 [閱讀率:10320] | 11-01 |
一、魚種放養 采取以團頭魴為主,混養鯽、鰱、鳙等魚類的放養模式。各種魚種都應從資質的良種場引進,并經過無公害培育而成。作為主養魚的團頭魴,放養規格一般為80~100克/尾,放養密度1200~1500尾/畝;搭配魚宜選擇搶食能力較弱的鯽、鰱、鳙等,在魴魚放養的20~30天后在放,放養數量及規格:鯽魚一般每畝混放400尾,規格在30~50克/尾;鰱魚一般每畝混放150~200尾,規格在150克/尾左右;鳙魚一般每畝混放50尾,規格200克/尾左右。主養團頭魴的魚塘內不宜搭配搶食能力強的鯉魚、草魚等。鰱、鳙等魚種要再團頭魴馴化成功,且團頭魴開始上浮正常攝食后才能放養,以減少鰱、鳙對馴化團頭魴攝食的 [查看詳情] |
廣東魴養殖常見病水霉病防治技術 [閱讀率:10099] | 10-16 |
1.病因 由多種水生霉菌感染所致。主要是由于拉網過塘或人工催產過程操作不慎損傷魚體,以致霉菌侵入傷口。 2.發病情況及癥狀 本病多發生于持續低溫陰雨天氣,魚苗和成魚均可發病?梢婔~體受傷處充血發炎。嚴重時病魚體表附有多個灰白色絮狀物,游動遲緩,攝食差,最后瘦弱而死。 3.防治方法 此病以預防為主,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對于養殖塘的魚種或成魚拉網過塘等操作要認真細致,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查看詳情] |
廣東魴養殖常見病小瓜蟲病防治技術 [閱讀率:9697] | 10-16 |
1.病因 由多子小瓜蟲寄生于魚體表和鰓部而致病。 2.發病情況和癥狀 對網箱或魚塘養殖的魚苗、魚種危害大。水溫15~27℃發病率高。病魚聚于塘周邊水上層,無力慢游,不吃食、體消瘦,肉眼可見寄生部位有許多白色小點狀的囊泡。 3.防治方法 每畝水體用鮮辣椒2.5千克加適量水煮30分鐘,將煮液稀釋后全塘潑灑。 [查看詳情] |
廣東魴養殖常見病錨頭鳋病防治技術 [閱讀率:9348] | 10-16 |
1.病因 由錨頭鳋寄生魚體表所引起。 2.發病情況及癥狀 錨頭鳋病為池塘養殖廣東魴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之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尤其在春、夏季發病嚴重。病魚焦燥不安,嚴重時經常浮在水表層打轉,有時背鰭部分露出水面,攝食大減。蟲體寄生處的組織紅腫發炎,魚體消瘦逐漸死亡。在同一口塘廣東魴比鰱更易患此病,成魚患病率高于魚苗。 3.防治方法 ①用晶體敵百蟲0.3~0.5克/立方米全塘潑灑,每隔5天用藥1次,連用3次,殺蟲效果較徹底。 ②發病嚴重季節每15天用晶體敵百蟲0.3克/立方米全塘潑灑,能有效地預防此病發生。 ③有條件的魚塘經常加入部分新水以改善水質,可以達 [查看詳情] |
廣東魴養殖常見病出血性敗血癥(暴發。┓乐渭夹g [閱讀率:9125] | 10-13 |
1.病因 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魚病。當魚體受傷后,致病菌便容易入侵、感染發病。 2.發病情況及癥狀 病魚鏡檢無寄生蟲。魚的鰓蓋下緣、鰭條基部等處的肌肉均有充血發炎。每天死亡10余尾魚。同一口塘的廣東魴、鰱、鳙、鯽等均發病死亡。在廣東5~9月是發病高峰期。 3.防治方法 ①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質清新,合理密養,定期按每畝水用15~20千克生石灰溶解后全塘潑灑。 ②發病高峰期用0.4克/立方米魚菌清(珠江水產研究所藥廠)全塘潑灑。每15天用藥1次。 ③魚種放養或過塘時,每尾注射0.1~0.4毫升疫苗(珠江水產研究所藥廠生產),上述3方法均有預防作用。 [查看詳情] |
廣東魴養殖常見病車輪蟲病防治技術 [閱讀率:9165] | 10-13 |
1.病因 由車輪蟲寄生于鰓組織或體表所致。 2.發病情況和癥狀 對魚苗、魚種危害大。病魚在魚塘邊緩慢游動,不攝食。經鏡檢發現鰓部寄生大量車輪蟲。 3.防治方法 ①用魚蟲凈(珠江水產研究所藥廠)0.2克/立方米全塘潑灑,每天1次,連用3次。 ②用25克/立方米福爾馬林全塘潑灑,第二天更換部分新水。上述兩種方法治療效果均良好。需要指出,由于廣東魴魚苗對硫酸銅十分敏感,0.4克/立方米濃度可致死魚苗,故不能用來治療此病。 [查看詳情] |
春末夏初鳊魚養殖常見病氣泡病的防治技術 [閱讀率:10173] | 10-12 |
春末夏初,魚苗和魚種易發生氣泡病,特別對魚苗的危害性較大,鳊魚對氧飽和度最敏感。 1、病因 這種病主要危害魚苗,其原因有: (1)池塘中施放過多未經發酵的有機肥料,生肥在池塘底部分解放出很細小的甲烷和硫化氫的小氣泡,魚苗誤當食物吞入。氣泡在腸內積累較多時,加之硫化氫等對魚苗有毒,使魚體上浮,失去下沉的控制力。 (2)水中浮游植物過多,在強烈陽光照射的中午,引起水中溶氧過飽和。如水中含氧量達14.4毫克/升,即飽和度為192%時,體長1厘米的魚苗便可發生氣泡病。水中的氮飽和度達到153%~161%時,也會產生氣泡病。 (3)某些地下水中含氮過飽和,或有沼氣。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