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篩魚搬池后,東星斑突眼、爛眼、爛身 [閱讀率:13626] | 01-20 |
[病例623]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水泥池流水養殖東星斑(圖1),一口流水池面積15平方米,水深80cm,4條20cm的納米管增氧,1小時流水量為9立方米,平均養殖密度1300尾/平方米,平均規格12cm/尾,1萬尾魚投喂飼料14-15斤/天。 9月4日,篩魚搬池,出現趴底魚,使用抗應激藥品及碘消毒后,趴底現象消失,但魚活力稍差。 9月7日,晴,水溫30.9℃,開始發現有個別東星斑突眼、爛眼,主要癥狀表現為單眼或雙眼突出、爛眼(圖2、3),瘦身,吃料差,漲肚、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旋轉游動、反應遲鈍(圖4),部分病魚的背鰭、尾鰭輕微充血,體表潰瘍(圖5)。解剖見肝臟萎縮,色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東星斑寄生本尼登蟲浮頭、死亡 [閱讀率:21399] | 11-11 |
[病例617]海南文昌市大蘭港某老板工廠化養殖東星斑,一口水泥池面積16㎡(圖1),水深1.2米,放養500尾東星斑,規格約4~5兩/尾。 2021年8月1日下午,停料,一口水泥池中魚大量浮頭,死亡10多尾,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體pH值8.2,氨氮、亞硝酸鹽無;取3尾病魚檢查,發現體表脫粘,局部白斑,鰓絲大量粘液;解剖觀察肝臟萎縮、脾臟暗紅(圖2);鏡檢鰓絲及粘液未見寄生蟲,使用淡水浸泡東星斑尾部后,發現大量乳白色橢圓形蟲體脫落于水中(圖3),鏡檢為本尼登蟲(圖4)。 8月2日,停料,上午停止加水兩個小時,用維生素類產品魚體浸泡,增強魚體質,下午排低水位至30公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東星斑感染柱狀黃桿菌大量死亡 [閱讀率:16385] | 01-28 |
[病例579]海南文昌翁田鎮有一口水泥池15平方米(圖1),水深0.7米,放養3000尾東星斑,平均規格14cm/尾左右,一直換排水養殖。 2020年12月24日,水溫19℃,死魚2尾,客戶未在意。進入低溫期,客戶已基本停料。 12月26日,早上,水溫20℃,魚浮頭,沒活力?蛻魩偹赖聂~上店,反映25-26日早上共死魚幾百尾。檢查3尾死魚,鰓蓋均張開(圖2),解剖見鰓絲上有黃色附著物(圖3),由于長期投喂及使用抗生素,3尾魚的肝臟均萎縮較嚴重(圖4),鏡檢病魚沒有寄生蟲,但鰓上可見大量干草堆狀菌落(圖5),根據細菌外部特征初步判斷為柱狀黃桿菌。 12月27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大量投喂,誘發石斑魚發病、死亡 [閱讀率:16603] | 07-17 |
[病例553]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東園村何老板,一口6畝水泥池塘,水深1.2米,放置3臺0.75kW的增氧機(目前白天開一臺,中午開兩臺,晚上開三臺),水色清澈見底(圖1),放養珍珠龍膽2萬多尾,養殖時間1個月。 2019年7月11日,天氣陰,氣溫26-33℃?蛻魩~上店,反映出現死魚,已持續十多天,最多的時候一天死了20多尾。解剖觀察,鏡檢鰓絲有氣柱(圖2),未見寄生蟲,肛門發紅,腸道有積液,鰾充血脹氣,肝臟充血(圖3),脾臟發黑腫大,腎臟腫大,接種肝、脾、腎于營養瓊脂平板上做細菌分離培養。詢問得知,因為趕著年前出魚,苗期投喂量比較大,平時改底換水也比較少,目前投喂也是吃多少給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東星斑感染錐體蟲死亡 [閱讀率:23634] | 07-10 |
[病例552]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煙墩一東星斑養殖場(圖1),14口水泥池共放養9500尾東星斑,平均規格200g/尾,每口水泥池15立方米,水位80公分,用納米管和純氧增氧,水源是海邊沙濾井水,養殖水體鹽度30‰-32‰,每天投喂1餐。 2020年3月20日,晴,上午客戶帶2尾病魚上店檢查,經詢問得知,近期有兩口水泥池出現零星死魚,今天死亡10余尾,其它水泥池暫未出現異常。肉眼觀察,其中1尾病魚的背鰭、臀鰭等寄生有尺蠖魚蛭(圖2),鰓絲貧血發白,解剖可見腹腔、腸道積水,肝臟充血、萎縮,脾臟發黑、腫大,鰾脹氣(圖3)。鏡檢鰓絲血液中可見大量錐體蟲(圖4);檢查另1尾病魚,未發現異常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金銀花各組分在體內外抗石斑魚虹彩病毒活性的研究 [閱讀率:17125] | 04-17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金銀花各組分在體內外抗石斑魚虹彩病毒活性的研究,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20041711423687.png[/imG]石斑魚虹彩病毒,在養殖石斑魚中致死率較高,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藥物來控制石斑魚虹彩病毒感染。金銀花(L.japonica)是一種著名的藥用植物。本研究從中國廣西的石斑魚中提取了虹彩病毒(SGIV-Gx)并評估了金銀花各組分在抗SGIV-Gx感染中的應用。金銀花組分效應濃度的確定[imG]upload/article/2020041711424123.png[/imG]通過光鏡觀察和CCK-8溶液測定細胞活性確定了 [查看詳情] |
病毒膜蛋白DNA疫苗對石斑魚SGIV感染的保護性免疫 [閱讀率:15903] | 12-06 |
論文解讀: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病毒膜蛋白DNA疫苗對石斑魚SGIV感染的保護性免疫[imG]upload/article/a2019120620534884.jpg[/imG]新加坡石斑魚虹彩病毒(SGIV)是我國南方主要的石斑魚感染病毒。然而,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來控制這種病毒性疾病。本研究將編碼病毒膜蛋白的SGIV-ORF19R(SGIV-19R)構建到pcDNA3.1-HA中,并用其對石斑魚的免疫保護作用進行評價。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亞細胞定位顯示SGIV-19R分布于EPC細胞質內。[imG]upload/article/201912062054013 [查看詳情] |
引起雜交石斑魚爆發病毒性神經壞死癥的魚類神經壞死病毒與重組 [閱讀率:18749] | 11-22 |
論文解讀:Vet World,引起雜交石斑魚爆發病毒性神經壞死癥的魚類神經壞死病毒與重組RGNNV/SJNNV病毒株高度相似。[imG]upload/article/a2019112209375155.png[/imG]病毒性神經壞死癥(VNN)是一種危害嚴重的海洋魚類疾病。VNN在幼蟲期造成100%的死亡率,而幼魚和成魚的死亡率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馬來西亞一個雜交石斑魚孵化場,確定其相關危險因素和致病因子基因型的同時,檢測VNN的發生。 在馬來西亞西部的一個雜交石斑魚(褐點石斑魚×龍膽石斑魚)孵化場進行橫斷面取樣,以檢測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3月29日期間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馬來西亞石斑魚養殖場弧菌分布調查 [閱讀率:12595] | 11-22 |
弧菌會侵襲魚類,蝦類和其他水生動物,導致弧菌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鷱V泛分布于海洋和河口環境中,屬弧菌科,目前由147種和4個亞種組成。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使用gyrB和pyrH基因分離弧菌的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2209254627.png[/imG]分子鑒定16S rRNA基因已被廣泛用作鑒定物種的分子標記。但是,弧菌屬16S rRNA難以區分親緣關系較近的物種。此外,16S rRNA基因的種內(98.8%–100%)和種間(97.6%–99.9%)序列的相似性,以及大量的重疊導致幾乎沒有區分能力。 管家基因例如gyrB和pyrH基因 [查看詳情] |
【海水魚專題】近期石斑魚游塘、趴邊的原因及處理 [閱讀率:18105] | 11-13 |
近幾年,到了低溫期石斑魚(珍珠龍膽為主)游塘、趴邊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時候處理不當死亡量比較大,嚴重影響成活率。筆者經跟蹤調查,現對該問題進行簡單的總結分析,希望對大家預防此類問題有所幫助。01、發病癥狀發病魚趴邊、游塘、吃料差,剛開始發病體表無明顯癥狀,發病時間長之后容易出現爛身情況,身體兩側及腹部腐爛較為常見,體色異常:肚皮發白、體色發黑等。腸道、鰾、肝臟、腎臟、幽門盲囊等內臟器官充血。有時伴隨感染寄生蟲,車輪蟲、淀粉卵甲藻、尺蠖魚蛭、魚虱等。[imG]upload/article/a2019111323425876.jpg[/imG]游塘、趴邊的石斑魚[imG]upload/article [查看詳情] |
【海水魚專題】淺談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 [閱讀率:15468] | 11-10 |
近幾年養殖石斑魚的朋友越來越多,但成活率逐年降低,養殖難度越來越大,其中神經壞死病毒病是影響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針對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的一些情況做簡單介紹,以期對您有所幫助。一、流行情況1、水溫25-30℃高發,季節交替期間高發。2、大魚小魚均有發生,10cm以內的小苗發病率高。3、發病后,致死率高,尤其是10cm內的小苗,魚越小死亡率越高。4、發病速度快,處理難度大,一般發病3-5天達到死亡高峰,發病周期明顯,一般是7-10天。二、發病癥狀1、漂水 病魚一般為側身漂水(病毒感染大腦或神經,魚喪失保持平衡的能力),細菌病或氣泡病引起的鰾脹氣漂水,一般為肚皮朝上。2、黑身 發病的魚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貝萊斯芽孢桿菌K2對雜交石斑魚生長、免疫和抵抗 [閱讀率:11836] | 11-06 |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的文章:貝萊斯芽孢桿菌K2對雜交石斑魚生長、免疫和抵抗哈維氏弧菌感染的影響。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110611072060.png[/imG]細菌性疾病的爆發導致水產養殖人員和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現已成為魚類養殖的主要威脅。在過去幾十年里,抗生素和消毒劑使用是控制魚類細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抗生素濫用及殘留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急需替代產品來控制魚類細菌性疾病。近來,益生菌喂養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控制魚類疾病的策略,它主要通過酶促進消化、抑制病原微生物 [查看詳情] |
【海水魚專題】秋冬季節如何預防石斑魚大量死亡 [閱讀率:11184] | 10-29 |
每逢秋冬季節來臨,海南地區石斑魚的養殖也進入了中后期,迎來了養殖成功的關鍵時期。但此時正值冷空氣南下,氣候多變,氣溫低,雨水多,晝夜溫差大,對池塘養殖影響嚴重,常常出現石斑魚趴邊、慢料、甚至死亡等問題,給養殖效益帶來極大的影響。為此,現總結幾點引起這些問題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措施,供大家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9102918071036.jpg[/imG]1、應激大石斑魚屬于暖水性魚類,秋冬季節的低溫天氣對其影響較大,加之天氣多變,水環境不穩定,造成石斑魚應激大,出現慢料、趴底現象,有的體質弱的魚甚至出現死亡。2、水質、底質差養殖中后期,飼料投喂量大,有機質積累日益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行情回暖,“以養代防”助您增產創收 [閱讀率:14775] | 08-08 |
石斑魚作為第三大海水魚養殖品種,今年應該算是遭遇了近幾年的“寒冬”,行情一度跌到了谷底。很多養殖戶基本在成本線徘徊,甚至還有很多虧本的。其實養殖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行情的大起大落也輪回過很多次。就像我們經常跟養殖戶講的一樣,行情是我們不能左右的,能做的就是自己做好池塘管理,行情好的時候多賺點,行情差的時候少賺點。值得欣慰的是,經歷了長時間的低谷期后,近期石斑魚行情開始回暖,而且漲幅迅猛。不論是基于環保填塘的壓力,還是因為投苗率底,整體下半年石斑魚的存塘量是會減少的,所以可以大膽的預測,下半年的行情是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那么當行情好起來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抓住機遇呢?為什么很多人在行情好的時候 [查看詳情] |
雜交虎龍斑消化道枯草芽孢桿菌的特性及其作為益生菌的作用 [閱讀率:22907] | 04-07 |
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一篇發表在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上的文章,雜交虎龍石斑魚胃腸道枯草芽孢桿菌的特性及其作為益生菌添加劑的作用,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40721074555.jpg[/imG]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了對水生和人類健康有害的抗生素耐藥性。據報道,美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遭受嚴重的抗抗生素細菌感染,超過23萬人死于這些抗抗生素細菌的感染。因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等部門限制了抗生素作為動物生長促進劑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應用益生菌可能是預防致病性感染的替 [查看詳情] |
【海水魚專題】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流行特點和防控方法 [閱讀率:26964] | 04-04 |
石斑魚危害較大的病毒病主要是神經壞死病毒。ㄋ追Q“黑身”),特別是苗種階段危害更大,發病迅速,傳染性強,死亡率高。這里主要與大家分享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發病特點、危害、預防及處理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發病特點經過對大量發病池塘和不發病池塘的對比,發現以下天氣變化、水質環境、生產管理操作等情況下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容易暴發。1、天氣不穩定,尤其是季節交替、連續陰雨天突然轉晴時,氣泡病高發的季節容易暴發。2、水質、底質嚴重惡化的池塘易誘發。3、養殖密度大,增氧能力差,換水條件差的池塘易發生。4、水溫在25-30℃時致病力較強。5、魚越小危害越大,死亡率越高,小魚發病時會伴隨著“黑身”、 [查看詳情] |
實戰派:這塘石斑魚到底怎么了?用這么多藥救治還是失敗 [閱讀率:30896] | 02-27 |
筆者微信朋友圈一位網友發出如下內容:”昨晚徹夜未眠,查閱有關石斑魚病防治的資料。這一次又面臨生死成敗的考驗,腦海中反復回想著,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苗規格為7~8篩,優質生態苗,養至第十三天,養至13天,發現有紅嘴爛嘴,期間不停打消毒抗病毒治爛身腸炎解毒的藥,依照以往應該好了,也曾經兩次去歐村化驗,怎么化驗不出來了呢?查看資料斷定有可能是患上了急性爛鰓了,死亡率達80%至全軍覆沒,心都涼了。從來沒有遇上的病癥怎么來得如此匆匆,唉,還是順其自然吧。要來的終究逃不掉,還是想想有什么方法挽救吧。穩住,我最愛的魚兒寶貝!”[imG]upload/article/a2019022716344413. [查看詳情] |
石斑魚孵化常見問題及防控措施 [閱讀率:39056] | 01-02 |
近年來,石斑魚孵化(把石斑魚魚卵放入孵化袋中,待2~3天后放入外塘,投喂餌料,一直長大至3篩)在海南、廣東等地逐漸進入規;A段,但由于技術、天氣、操作等因素,造成石斑魚孵化成功率低,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損失,F將石斑魚孵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防控措施介紹如下,僅供大家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9010223382858.jpg[/imG]圖1 石斑魚孵化塘一、為什么石斑魚孵化前期,開袋時很多(一燒杯幾十尾),3~5天后越來越少?1、剛開袋的魚苗,從袋里投放到池塘,環境變化大,會有一個應激過程,將影響魚苗的成活率。如果小魚活力好,池塘的水質好,通常成活率高,反之則成 [查看詳情] |
石斑魚爛身久治不愈,問題出在哪里? [閱讀率:34047] | 12-14 |
爛身是石斑魚養殖過程中很常見的問題,不僅會影響魚的品質、賣相,處理不及時還會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F在很多養殖戶在處理爛身的時候發現,就算是反復用藥,效果也還是不理想。那么,石斑魚爛身久治不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真的藥不行還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就目前來說,我們所了解到的養殖戶處理爛身的方法很單一,發現爛身之后就是用碘制劑消毒。這家公司的碘用了不好換另一家公司的碘來用,不行就再換一家。反反復復,往往是錢花了,爛身的還是爛。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就撒漂白粉。很多人都知道爛身是細菌性疾病,發病了要用消毒的,但是用什么消毒、怎么去消毒、除了消毒還要做什么,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實,現在大量的研究表明,石斑魚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越冬損耗大?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閱讀率:32576] | 12-07 |
近期走訪市場發現,隨著氣溫的降低,很多石斑魚養殖戶池塘陸續出現游塘、趴邊、不上料,甚至死魚的現象。大量的走訪調查得知,基本上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每年因此損耗的魚會占到兩成左右甚至更多。面對這種情況,很多養殖戶都束手無策,或者說就是盲目的頻繁的去殺蟲,一殺蟲第二天第三天反而死的更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呢?在這里給大家簡單闡述一下。首先是針對小魚(15公分以內)游塘,普遍會出現上料差的情況,嚴重的每天都會死魚。通過鏡檢發現,現階段小魚游塘或者死亡,檢出車輪蟲的概率很大。但是車輪蟲用阿維伊維類的產品是殺不掉的,必須使用效果好的專殺藥。[imG]upload [查看詳情] |
冬天來了,石斑魚要提高抵抗力 [閱讀率:30011] | 12-01 |
石斑魚是溫水性魚類,水溫低于16℃會停止攝食,低于11℃時個別體質弱的先死亡。每年的低溫對石斑魚的養殖構成較大威脅,低溫期要提前做好池塘管理,才能減少風險,避免損失。一、降溫前1、池塘保溫(1)加高堤壩,雨季防大雨,冬季擋風;(2)加深水位,平均水深2米最好,深水位才有更好的保溫效果;(3)有條件的客戶可以搭棚,這是池塘保溫最有效的方法,但投入比較大。[imG]upload/article/a2018120121250850.jpg[/imG]圖1 堤壩高3米,平均水深1.5米2、改底使用“福地安”(4畝/瓶)提前改良塘底環境,防止降溫、升溫期間翻底和水變。3、控料減少投喂量,下午3-5點 [查看詳情] |
石斑魚爛身病的防治措施 [閱讀率:36286] | 09-18 |
近年來,由于蝦苗種質資源退化嚴重,排塘率高,大部分養殖戶改蝦塘養魚,石斑魚養殖蔚然成風。但隨著養殖量加大,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筆者走訪發現,每年白露換季后,石斑魚爛身現象都會比較普遍。不論是珍珠斑還是龍膽斑,不論是魚苗還是成魚,都不可避免。病魚初期表現為食欲減退,攝食量下降,體表癥狀表現為全身不同程度的潰瘍,解剖發現肝臟和脾臟充血腫大,后期會出現肝臟發白,脾臟發黑等癥狀。研究表明,石斑魚腐皮爛身病原為弧菌。2002年以前,檢出多為溶藻弧菌,之后溶藻弧菌檢出率降低,現在普遍檢出為哈維氏弧菌。藥敏實驗結果表明,哈維氏弧菌對氟苯尼考、強力霉素、四環素等藥物高度敏感。我們都知道,魚病重防不重治,魚一旦 [查看詳情] |
【技術交流】石斑魚孵化技術關鍵點 [閱讀率:61826] | 06-14 |
石斑魚苗的孵化是門技術活,缺乏關鍵技術就會導致孵化成功率低下,海南作為石斑魚孵化的重要基地,筆者集合當地實際情況總結一套石斑魚苗孵化關鍵技術,供大家參考。一、石斑魚孵化關鍵技術點1、肥水 開始使用“肥水肽”和“利菌多Ⅲ+三環活力源-肥水型”肥水,水肥起來后盡量少用或不用肥,多用“活力碳”等穩水。2、放卵 把握好放卵時間,不急不貪,選擇高質量卵。放卵前在網箱里使用多元有機酸“碧水安”解毒,放卵后網箱里使用“利生多”除臭、改善水質,可有效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3、培蟲 開箱前1-2天使用“利餌多Ⅱ+水產誘食酵母”培蟲,開箱時小蟲量越多越好。少量多次使用“利餌多Ⅱ+水產誘食酵母”,既能充當開口 [查看詳情] |
【技術分享】石斑魚苗標粗過程如何降低自殘 [閱讀率:34345] | 06-05 |
石斑魚苗標粗在整個苗種培育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一階段的魚苗死亡率非常高,而魚苗自殘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魚苗自殘可直接導致死亡,也會使魚體受傷,體質下降,繼而感染細菌或是誘發病毒病。降低魚苗自殘已成為標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就石斑魚苗標粗如何降低自殘做簡要的總結,供大家參考。一、水質與水色通常標粗用水都會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室內標粗池塘使用的井水處理后更是清澈見底(如圖1),可是該防的細菌始終沒防住,而清澈的水使得魚苗之間可見度高,更容易引發自殘。常見的紅頭紅嘴多半都是自殘之后感染細菌,繼而發生潰爛。[imG]upload/article/a2018060522340020.jpg[/i [查看詳情] |
【技術分享】石斑魚放苗前后操作要點 [閱讀率:32631] | 06-05 |
近兩年石斑魚行情好,價格高,魚苗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但隨著養殖環境逐年惡化,石斑魚苗養殖過程中問題越來越多,處理難度越來越大,成活率普遍偏低,導致養殖效益降低。鑒于此,我們根據近年海南文昌石斑魚苗發病情況,總結出提高石斑魚苗成活率的關鍵點。 一、 放苗前做好準備工作1、徹底消毒 由于病毒、細菌等對石斑魚苗成活率影響較大,徹底消毒殺滅病原非常必要,建議使用氯制劑消毒,提高塘底氧化還原電位,降低病毒病、細菌病的發生概率。2、分解塘底有機質 石斑魚養殖池塘都是養殖時間較久的老塘,塘底臟物難以徹底清洗干凈,易沉積在塘底形成有毒有害物質,加水后很快溶解到水體中,加快水質惡化速度,影響水體穩定性, [查看詳情] |
天氣變化誘發石斑魚苗黑身、死亡 [閱讀率:34841] | 05-24 |
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煙墩陳老板做珍珠龍膽石斑魚苗標粗,苗場暫養水泥池(室內)12平方米/個,深1米,氣石增氧,流水養殖,外塘為低位土塘,面積2畝,水深1.5米,2臺1.5kW水車式增氧機。 2018年4月20日,晴,進苗8萬余尾,規格3-3.5篩(體長1.8-2cm),分3個水泥池暫養,投喂鮮活豐年蟲。 4月22日,晴,觀察魚苗狀態良好。 4月24-25日,陰轉大雨,出現個別黑身魚苗(圖1)。 4月26日,晴,將魚苗8萬余尾全部轉入外塘(圖2),狀態良好。 4月27日,陣雨。 4月28日,多云,喂蟲時發現來水面的魚苗少了, [查看詳情] |
決定石斑魚苗孵化成功的幾個關鍵點 [閱讀率:46102] | 02-08 |
進入3月份后,海南天氣穩定,雨水少,石斑魚苗孵化進入高峰期。魚苗孵化周期短,操作簡單,但對技術要求高,成功率低。下面與大家談談自己對魚苗孵化的幾點見解。[imG]upload/article/a2018020822374567.jpg[/imG]1、氣石早期大家有顧慮,增氧機不敢開,怕水花攪死魚苗,其實這種死水般的池塘中,氣泡病危害往往比攪動損傷要大的多。我們可以通過大量布置氣石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氣石周圍是活水區,有豐富的活體餌料,利于魚苗生長。[imG]upload/article/2018020822375126.jpg[/imG]2、水溫春天早晚溫差大,迎風口池塘的溫差能達到4℃以上 [查看詳情] |
石斑魚常見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閱讀率:45758] | 01-01 |
盡管我國石斑魚產業逐漸進入規;B殖階段,但是海區污染嚴重,細菌性病害頻繁發生,經常造成大面積死亡,給養殖朋友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F將石斑魚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幾種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措施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一、爛身1、點狀爛身 石斑魚喜歡打洞,所以腹鰭與胸鰭基部潰爛較多。這種爛身有兩種癥狀,一種是病灶處鮮紅(見圖1),小魚苗很少見,中、大魚較常見,潰爛程度嚴重,有些會爛穿鰓蓋,這種爛身可以用“永樂碘”、“膚毒康”控制;另一種是病灶表層發白,表面覆蓋一層死肉,這種比第一種死亡率高,治療難度大。[imG]upload/article/a2018010115433550.jpg[/imG]圖12 [查看詳情] |
這樣暫養石斑魚會讓你更輕松賺錢! [閱讀率:41642] | 08-20 |
石斑魚養殖形式有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兩種,其中以池塘養殖為主。隨著石斑魚養殖技術的逐漸成熟,人們對石斑魚的認可和餐桌的普及,近幾年海南、廣西、廣東、福建山東等沿海省份興起了養殖石斑魚的熱潮。由于石斑魚養殖對環境溫度和水質的生長生存要求嚴格,北方沿海市場一直在實驗尋求新型養殖模式。參考北方市場對石斑魚尋求量較大,有諸多商家在沿海物流集散地興建工廠化暫養水族箱,進行暫養集散發貨,但在運輸和暫養過程中病害多損傷量大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大大的降低了養殖收益。[imG]upload/article/a2017082011340276.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70820 [查看詳情] |
超實用!石斑魚高位池人工育苗技術全解讀! [閱讀率:46660] | 04-21 |
文/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梁友 黃濱、東方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林澤 朱文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倪琦 張宇雷筆者總結了應用生態法結合高位池人工繁育石斑魚工藝的研發成果,旨在優化石斑魚培育技術,為實現全人工苗種的標準化生產提供基礎資料石斑魚高位池育苗可直接在水體中培養生物餌料,營養豐富全面,能滿足不同發育階段仔稚魚對適口餌料的需求;建池及配套設施投資少,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但較難控制池內敵害及浮游生物繁殖,無法人為調節理化指標盡早育苗,只能根據自然氣候情況適時進行生產。[imG]upload/article/a2017042122495652.jpg[/imG] [查看詳情] |
細節決定成敗,珍珠龍膽標苗過程關鍵技術 [閱讀率:54534] | 03-14 |
說到石斑魚的養殖,基本上是在講珍珠龍膽石斑魚,這個棕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與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 ♂)雜交的新品種, 其肉質鮮美,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是近年來國內石斑魚養殖的絕對主角。珍珠龍膽問世已有十幾年,養殖技術經過從業者的一致努力獲得了重要的突破,價格也由以前高的望而卻步到現如今成為尋常百姓家常菜。但是苗種標粗環節仍然存在成活率低的問題,造成養殖成本的增加。近幾年,珍珠龍膽苗種的成本竟然占到了養殖成本的40%左右。因此,提高苗種成活率是養殖獲利的關鍵點。苗種培育過程中,降低相互殘食是重點,強化營養提 [查看詳情] |
石斑魚的養殖成本及利潤 [閱讀率:62113] | 12-17 |
石斑魚為我國南海沿海養殖的重要經濟品種,南海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利用池塘養殖石斑魚,網箱魚排養殖石斑魚的越來越多,同事因石斑魚價格持續看好,銷路順暢,石斑魚養殖規模迅速壯大。[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6121711424036.jpg[/imG][/center]一、 生產條件1 場地選擇:避風條件好,波浪不大,不受臺風襲擊;沙質底、礫質底、礁石質底為好,低潮時水深應在4米以上,冬季最低水溫不低于15℃,22℃~28℃水溫天數不少于200天;水質清新,適宜鹽度25~32‰,pH=7~9,溶氧量 [查看詳情] |
要想養好冬棚蝦,必須抓住前期管理的幾個關鍵點 [閱讀率:21211] | 12-09 |
珠三角是冬棚養蝦的主要地區,近幾年隨著水質污染嚴重,對蝦疾病頻發,導致養殖成功率逐年降低,但部分池塘仍有較高的成功率。提高冬棚蝦的成功率,關鍵在于前期的管理,下面分享幾個管理方面的關鍵點。1、處理好塘底 應選擇不漏水、粘土的塘底,且有一定的坡度,這樣既可保持池塘內穩定的水位,又可以讓蝦在發病時有“休息”的緩沖地帶,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塘底應有適量淤泥,因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菌和肥,有利于調水,保持水質穩定。在放苗前建議干撒生石灰(50-100斤/畝),并曬塘7-15天,這樣有利于調節池塘水體的總堿度,防止塘底的還原化、酸性化、有機化。[imG]upload/article/a20161209232 [查看詳情] |
冬季石斑魚易發病,預防有訣竅 [閱讀率:23230] | 12-09 |
海南地區養殖石斑魚,每年冬季都是發病高峰期,特別是近幾年主養的珍珠龍膽,冬季發病率更高。為何冬季容易發病呢?主要是大家在養殖過程中有大換水、消毒、殺蟲等習慣,造成絕大多數魚有慢性細菌病,而進入冬季后隨著水溫的降低,魚的抗病力也會下降,稍有刺激就會引起死亡。冬季應該如何操作才能降低養殖風險,減少病害呢?一、慎重搬塘 石斑魚冬季抗病力差,而搬塘對魚刺激大,且容易造成機械損傷,稍有不慎就會誘發各種疾病。冬季搬塘一定要選擇天氣、水質穩定,水溫較高的時間段,遇到臺風、大雨、降溫等惡劣天氣時堅決不搬塘,否則極易引起魚死亡。搬塘前后2-3天最好停料,因為魚在吃飽時,若受到這種劇烈刺激極易引 [查看詳情] |
養殖石斑魚那么多年,您真的會拉網分魚嗎? [閱讀率:28260] | 11-22 |
石斑魚養成的過程中,每3-4個月就需要對養殖的石斑魚進行拉網分塘,但是在拉網過程中出現的死魚問題成了養殖戶們的心病。一般分塘當日及次日不易發現死亡,之后便陸續可見,少則幾條,多則數十條魚死亡漂浮在水面上。給石斑魚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拉網傷魚的原因1、經過大半年的養殖過程,池塘中殘餌、糞便已經大量累積,水質條件惡化,池塘底部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大量積聚,拉網造成水體被攪動,讓大量底層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釋放出來,魚蝦容易出現急性中毒。2、高密度養殖的石斑魚的肝臟負擔很重,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拉網引起的應激反應很容易導致死亡。3、拉網易導致魚體受傷,應激反應造成 [查看詳情] |
石斑魚爛身病高發,防控有訣竅 [閱讀率:29063] | 07-22 |
在石斑魚養殖過程中爛身病高發,特別是魚苗階段的爛身最嚴重。魚苗爛身的最典型癥狀“紅頭紅嘴”,發病速度快,死亡量大,每年高溫期發病率極高,給石斑魚養殖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根據我們近4年的跟蹤調查表明,石斑魚爛身主要是哈維氏弧菌感染引起。石斑魚養殖的各個階段防控爛身有訣竅。[b]一、水泥池標粗階段防控關鍵點[/b]1、減少篩魚、搬池等操作,避免機械損傷;篩魚、搬池后及時使用“永樂碘”藥浴,防止傷口感染。2、少量多餐投喂,減少魚苗互相“咬傷”。3、水源消毒處理,微流水或不流水養殖,并使用“優肽”、“利菌多”抑制弧菌繁殖。4、加強營養保健,增強魚苗抗病力。5、出現爛身后,少量多次使用抗菌藥藥浴,也可 [查看詳情] |
石斑魚的營養需求研究 [閱讀率:21114] | 06-29 |
石斑魚是鰭科石斑魚屬魚類的總稱。全世界約100多種,屬暖水性中下層的肉食性魚類,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系數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被認為是精養條件下最具有養殖前景的魚類之一。目前,國內養殖石斑魚主要靠飼喂新鮮小雜魚、甲殼類、軟體動物、蝦和沙蠶等,也有個別飼料企業在嘗試石斑魚飼料的生產和推廣。石斑魚的營養需求數據是研制其配合飼料的理論基礎。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外針對不同種類石斑魚的營養需求開展研究,包括瑪拉巴石斑魚、赤點石斑魚、巨石斑魚、青石斑魚等。然而,這些研究缺乏系統性,營養參數的數據比較零散,導致石斑魚配合飼料的開發技術受到限制。1、石斑魚對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的營養需求蛋白質不僅是 [查看詳情] |
珍珠龍膽苗種價格這么高,標苗場“唯快不破”的絕技為哪般? [閱讀率:29211] | 04-28 |
[imG]upload/article/a2016042820223535.jpg[/imG]海南珍珠龍膽孵化場首先,這不是一篇廣告軟文。不多日前,看了水產前沿微信平臺上一位行業大佬的采訪,文中提到:對“快”的追捧會給行業帶來致命打擊。大佬不愧是大佬,談話高屋建瓴,立足種苗,放眼全產業鏈,把對蝦行業的弊端分析了個底掉,叫人稱贊之余不禁感慨,他道出了其實整個水產業的心聲。作為石斑魚養殖產業的一名從業人員,筆者也是深有體會,“快”也何嘗不是浸潤了石斑魚養殖的每一個環節。因為沒有大佬的對行業理解的深度,因此也不在此班門弄斧高談闊論,僅將在市場中一些所見所聞所想總結成文,以饗讀者。[b]珍珠龍膽石斑 [查看詳情] |
珍珠龍膽海水網箱健康養殖技術研究 [閱讀率:22244] | 04-28 |
[imG]upload/article/2016042815521226.jpg[/imG]■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黎文輝/文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是以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俗稱龍膽石斑魚)為父本、棕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俗稱老虎斑)為母本進行雜交而獲得的石斑魚新品種,因體表布滿黑褐色形似珍珠的斑點而得名。珍珠龍膽肉質細嫩、成長快速、抗病力強,顯現雜交優勢。珍珠龍膽生長的最適宜為鹽度為25~35‰,最適宜水溫為22℃~30 ℃ 。廣東沿海,尤其是惠州海域,常年海水鹽度在28~32‰之間,水溫在23 [查看詳情] |
海南一則石斑魚水質調控實例的分享 [閱讀率:16415] | 04-25 |
近日,筆者在走訪海南石斑魚市場時,聽到不少養殖戶反映水質難以調控,特別是進入高溫季節后,成魚養殖水體惡化,發黑、偏濃,不符合石斑養殖水體較清的需要,為了一探究竟,遂選擇了萬寧市東澳鎮一家石斑養殖場進行了實地調研。 該養殖場在當地影響力較大,養殖成功率也較高,但同樣面臨此問題。恰逢該養殖場有一口塘水質較差,塘口面積3畝,水深1.4米,現場查看時發現,水質嚴重惡化,發黑、發粘、濃綠色,透明度幾乎沒有,在塘尾下風口處明顯可見黑褐色細密泡沫狀物體,近距離輕嗅有明顯臭味。[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6042508564984.jpg[/imG][/center] [查看詳情] |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困擾石斑魚養殖戶 [閱讀率:15325] | 04-08 |
近幾年隨著石斑魚育苗與養殖技術的突破,海南掀起了石斑魚養殖熱潮,加上整個南方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成功率特別低,很多養殖戶轉養石斑魚,特別是雜交品種——珍珠龍膽。珍珠龍膽石斑魚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龍膽石斑(公)與老虎斑(母)培育出來的雜交石斑魚,有虎斑頭、龍膽尾的外型,顯現雜交優勢,因其生長速度快、養殖規格均勻、抗病力強、肉質細嫩,在海南已經替代了青斑,是石斑魚養殖的主要品種。2015年隨著石斑魚的養殖產量增加,上半年魚價下滑,造成養殖戶惜售,期待春節能賣個好價格,遇上國家經濟轉型,下行壓力增大,消費市場不景氣,導致珍珠龍膽價格一路下行,跌破成本價,2016年2月中下旬的價格為:規格魚1-1.5 [查看詳情] |
強化營養,降低互殘,提高石斑魚苗成活率 [閱讀率:14382] | 03-29 |
文/海南正強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6032922065894.jpg[/imG]在石斑魚苗種的培育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苗培育必須重視的三道難關,稍不慎足以導致全軍覆沒 [閱讀率:33444] | 03-28 |
文/海南正強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第一道難關,開口過料關在4~7日齡,這期間的成活率很低。有記載,孵化7d,石斑魚仔魚存活率<10%,甚至全軍覆沒 [查看詳情] |
石斑魚養殖過程中日常管理的四大要點 [閱讀率:16273] | 03-25 |
[imG]upload/article/a2016032521521246.jpg[/imG]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 勤加巡塘,留意魚苗生長狀況每天早晚要 [查看詳情]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珍珠龍膽石斑魚效果顯著 [閱讀率:40249] | 03-24 |
本試驗采用循環水系統開展珍珠龍膽的養殖,養殖用水經循環水系統處理后通入液態純氧,投喂自制軟顆粒配合飼料。結果顯示,選用平均體重50 g/尾規格的珍珠龍膽苗種10萬尾,在水溫25-28℃、鹽度29‰-32‰、pH值7.8-8.5的水環境條件下,經10個月培育,長成平均體重為0.65 kg/尾的商品魚;平均單尾月增重60 g,成活率96.5%;共收獲成魚9.65萬尾,單產51.6 kg/m3;本研究為珍珠龍膽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提供一個參考的范例。[imG]upload/article/a2016032417334840.jpg[/imG]圖1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珍珠龍膽又稱虎龍斑,隸屬鱸形目、鮨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苗開口后各階段的餌料種類及投喂方法 [閱讀率:23464] | 03-23 |
文/海南正強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6032322310550.jpg[/imG]石斑魚苗開口后的餌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育苗的飼養管理方法 [閱讀率:18384] | 03-22 |
文/海南正強 朱行超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魚苗、魚種有不少習慣名稱。受精卵經過人工孵化出的仔魚,稱魚花、水花;從仔魚培育到全長3厘米左右的幼魚,身體已經被 [查看詳情] |
石斑魚育苗放苗前的水質處理和準備工作 [閱讀率:11049] | 03-21 |
文/海南正強 朱行超[imG]upload/article/a2016032117395898.jpg[/imG]前言:由于近幾年病害多、蝦難養,不少蝦塘開始轉養石斑魚。因有育苗市場需求,而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少,許多對蝦養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動,即可做石斑魚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魚育苗利潤也相當可觀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做石斑魚育苗。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近幾年也一直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石斑魚育苗養殖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本文就是朱工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石斑魚育苗方面的技術觀點和經驗,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方式推送,供大家借鑒參考。[b]孵化箱的準備 [查看詳情] |